换言之,越南稳居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地位。更加重要的是,越南出口的大米数量下降0.8%,但出口的金额却增长了11.8%,即出口大米价格上涨12.4%。其中,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以及咱们中国都是越南大米出口的重要市场。
对越南来说,价格大涨是好消息,但对那些大米进口国来说却正好相反。对此,我们如何应对呢?南生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质量管控。既然大米价格上涨了,那自然质量也得有保证。
咱们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大米产量也基本能保证全国居民的需求。但老百姓的胃口是多样性的,我们需要进口一部分泰国、印度、越南等国的香米、糯米、粳米以及其他品种的优质大米。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渠道,增加我们的购买的选择性。比如增加从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等国的进口力度。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从柬埔寨购买的大米同比增长36%,数量也突破了19万吨,增势非常迅猛。
据柬埔寨农业部的报告,当前中国已经成为柬埔寨的最大大米购买国。预计整个2020年,柬埔寨将出口62万吨大米,其中向咱们中国出口的大米有望达到22.2万吨,占比高达35.8%,且仍有提升空间。
按照柬埔寨的规划,他们正与中国相关企业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不仅能推动柬埔寨大米的产量,还希望推动其大米的出口量——未来有望出口100万吨大米,超过40万吨运往中国。
南生还注意到,柬埔寨公开的信息中“柬埔寨向中国出口的白米和蒸米优势下降,而香米出口量在持续增加,有机大米出口也在逐渐增长”。显然咱们国家是重点进口高质量大米,满足我们的多样性需求。
还有缅甸。仅2019年,我国就将缅甸大米的进口配额提高了三倍,从以前的10万吨涨至40万吨,使得我们成为其最大的大米出口市场。但可惜的是,这些国家的大米出口量远低于越南。
点评:今年亚洲多地水稻收割受洪水影响而放慢,推升了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同时泰国贸易商也有意提价。这这种背景下,咱们中国除了增加购买渠道外,加强自身大米的宏观调控仍是最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