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国家针对玉米市场出台专项检查政策;市场人士认为,这将前期贸易商的出粮速度,并限制部分企业购买临储和国储玉米,预计将会压制后市玉米价格。
据期货日报6月21日消息,上周五(6月18日),国家针对玉米市场出台专项检查政策。受此消息影响,大商所远期玉米期货价格伴随大幅增仓破位下行,主力合约1101报收于1,839点,下跌20点,增仓5万余手,期价创4个月以来的新低。
上周五,国家粮食局网站公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关于开展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称,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的精神,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确保国家粮食调控政策落实到位,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以整顿粮油市场秩序。
针对国家政策性玉米临储和国储拍卖,通知强调,将开始重点检查买卖双方企业是否严格执行竞价交易规则,以及中储粮公司直属企业是否违规购买粮食用于中央储备粮轮换之外的用途,粮食交易市场是否按规定对购买企业资格进行了审核,是否按规定将政策性粮食销售收益及时上缴中储粮总公司专户,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政策性粮食销售收益的违规行为。
针对东北玉米购买企业,通知称,将对东北玉米购买企业是否在30天内将所竞买玉米从承储企业完成提货,从5月18日起,购买企业所购买的玉米是否全部用于本企业自用,是否转卖玉米,从6月1日起,购买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是否含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产品,所购买的玉米是否全部用于本企业生产饲料和养殖,购买企业是否按要求如实提供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日加工饲料生产能力和玉米日需求量情况、养殖企业饲养家畜和家禽的数量及玉米日需求量情况等相关材料进行检查。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国家连续出台玉米市场调控政策,将会促使前期进入拍卖市场的贸易商加快出粮速度,并限制部分企业购买临储和国储玉米,预计将会压制后市玉米价格。
6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基本延续稳中趋弱态势。尽管受端午节假期影响,国家政策性玉米停拍一周,但由于市场心态已经发生变化,粮源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端午节后玉米价格继续小幅走低。截至6月20日,全国产区玉米磅秤收购均价为1919.39元/吨,周比下跌12.82元/吨;全国产区玉米磅秤出库均价为1918.54元/吨,周比下跌10.95元/吨。
东北加工企业出现降价苗头
5月下旬以来,由于国家严格限制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参与竞价采购临储玉米,为吸引粮源,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一直基本维持稳定。但近日受玉米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大幅下滑的影响,加之后续粮源供应紧张问题基本解决,使得部分加工企业小幅调低了收购价格。目前长春大成烘干玉米挂牌价格为二等1820元/吨,三等1810元/吨;松原赛力事达挂牌价格为1820元/吨;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挂牌价格为1840元/吨;吉林德大挂牌价格1780元/吨。吉林中粮生化榆树公司率先下调了玉米挂牌收购价,现挂牌价格为1770元/吨,较端午节前下跌了40元/吨。
关内地区玉米价格稳中趋弱
近期,关内地区玉米价格呈稳中下降态势,市场需求的偏弱、供应的增加是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山东绝大部分用粮企业玉米库存已相对充裕,部分企业已陆续停收,仍在市场参与收购的企业价格也是呈现平稳趋弱的态势。山东寿光金玉米挂牌价格为1.023元/斤,较端午节前下跌0.002元/斤;新丰淀粉挂牌价格为1.022元/斤,较端午节前下跌0.003元/斤。近期河北深加工企业销售情况变差,玉米采购意愿不强,另外部分个体经销商腾库容加快售粮进度,当地玉米价格呈现继续下跌行情。石家庄地区厂家收购价在0.98元/斤,现货出库价在0.96元/斤,较端午节前再跌0.02元/斤。当前河北境内中小贸易商的出货积极性较高,主要原因是担忧价格大幅回落而遭受赔钱风险;一些大型贸易商在前期高达1.00元/斤左右的出库价格形势下有适当出货,随着近期玉米价格的下滑,目前明显的出货行为不强。
港口及销区玉米价格回落
近期南北港口玉米库存都处在较高水平,价格压力明显,尤其是南方港口玉米,还要承受7月份进口玉米的潜在打压。受美玉米进口到中国口岸成本过低(1800-1900元/吨)影响,广东饲料企业目前库存虽不大,但对后市看跌,不急于采购,观望心理严重,港口玉米价格呈现继续走弱态势。目前广东港口玉米成交价在2030元/吨,再跌20元/吨,周比回落了30元/吨。
销区玉米到站价格回落。上海地区黑龙江产玉米到站成本在2000元/吨左右,吉林玉米到站价格在2040元/吨左右,黄淮玉米到站价格在2020元/吨左右,均较端午节前下跌20元/吨。浙江省嘉兴地区东北以及华北玉,到站成本在2040-2060元/吨之间,价格下跌10元/吨。
市场预计
经过上半年价格持续上涨后,当前玉米市场已进入了调整期。在国家不断加大调控、进口压力放大的前提下,短期市场看涨心态发生改变,估计价格缓慢回调将成为6、7月份玉米市场的主旋律。但从中长期看,由于去年国内产量、临时收储量双双下降,市场仍担心玉米供需关系偏紧,加之国家调控能力有提前释放之嫌,一旦下半年养殖消费出现好转,很可能会重新推动玉米价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