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秋粮丰收在望 市场关注政策出台

2010-09-14 10:534920


 当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随着扶持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之8月中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土壤墒情较好,南方晚稻和东北水稻生育进程加快,部分弥补了前期生长量的不足,长势进一步转化向好;北方玉米生育进程与常年同期相当,长势普遍好于常年,尤其是明显好于去年,全国秋粮生产形势整体向好。

  9月17日,东北秋粮生产考察团一行20余人,从长春出发,奔赴本次考察的第一站――吉林四平。车窗外的天气,秋高气爽,湛蓝的天映照着一望无垠的“青纱帐”,丰收的预期一如那直指云端的玉米青颖。

  政策导向明显

  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逐年加大,东北产区农民保持着较高的种粮积极性,尤其是受比较效益提高影响,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普遍有趋增态势。据了解,2010年四平地区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70万亩,达到1100万亩;水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预计为89万亩;大豆面积预计为24万亩,比上年的49万亩减少了50%。

  据当地粮食行业人士介绍,今年秋粮作物播种期有所推迟,但出苗普遍较好,并且当地没有出现明显旱情,虽然授粉期间的降雨对作物有一定影响,但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国庆节前积温等正常,玉米丰收将成定局,水稻预计将增收15-20%。但另据了解,由于春播时间相对较晚,加之前期的降雨洪涝灾害,使得玉米虫害、“瞎尖”相对偏多,局部授粉不充分也导致玉米出现不“结棒”的现象。

  另外,随着国家对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今年当地农民种粮成本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表现为化肥价格略有下降;因春播推迟农民大多选择早熟品种的种子,价格也有所提高;农药等基本稳定。

 

  政策支撑明显

  粮价稳步上涨提升新粮价格预期

  自2008年在东北实行临储收购以来,通过政策性收购及拍卖政策,不但保证了粮食收购价格的稳步提高,从而保护农民售粮收益,而且通过政策性粮源的拍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供应和粮价不出现大幅波动。

  对于吉林省玉米质量较好、价格相对最高的地区,四平地区2009年玉米产量在485-490万吨,其中深加工消耗量占总产量的33%左右。目前当地玉米价格在0.93-0.95元/斤,市场粮源已基本没有。据当地行业人士介绍,当前四平两家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不足,仅能保持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消耗;而农民虽然惜售心理严重,但手中余粮也基本销售殆尽。而政策性玉米拍卖作为近期市场主体采购粮源的主要渠道,由于国家通过连续修改拍卖细则,并加强对拍卖粮出库的监管及流向的跟踪等,目前当地仅有2家饲料企业具有参与拍卖的资格,整体市场购销较为平淡,陈粮价格也稳定在0.95元/斤左右。

  政策主导后市

  企业观望、农民盼望新政出台

  虽然从目前来看,今年新粮(玉米)已是丰收在望,但国家政策托底、陈粮价格保持高位、企业补库压力较大、农民期望值提高惜售严重等等,均将支撑2010年产新粮收购价格高开。综合当地企业、部分农户的看法,初步预计四平地区今年新玉米开秤价将在0.90元/斤左右(折标准水之后)。

  从当地相关粮食企业了解到,由于经过持续的拍卖,不仅当地加工企业库存不足,收储企业也面临较重的补库压力,对今年新粮的收购可谓是“虎视眈眈”。但具体如何制定收购策略、挂牌价的定位等等,仍需等待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后才能确定。

  

  而对于农民来说,由于物价上涨使得生活成本提高,对粮价的期望值也随之提升,虽然化肥等农资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但当地农户仍认定今年的粮价肯定会高于上年。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当地农户记者了解到,近些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农民接触信息快捷准确,不但熟悉市场变化,而且熟知国家有关粮食收购标准。对于今年的新粮价格,虽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位,但一位陶姓农民主动告诉考察团成员,在等到政府关于新粮的收购政策出台之后,他才能去判断今年的心理价位。

  所谓“秋分无剩田”。考察团带着降温、并可能出现早霜的担忧,途径公主岭、四平地区,沿途一眼望去,无边的青纱帐随风荡漾,气温的变化(即使出现早霜)对产量形成已是影响不大。据当地农户称,预计国庆前后玉米将开始收获,由于当地大多为早熟品种,加之生长后期天气较好、水分充足,收获期与往年基本相当。13日的下午,考察团从四平启程奔赴松原市,途径“十年九旱”的乾安县,沿路两边既有大片的高粱,也有稀疏的葵花籽,和已经旱死的玉米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