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首场稻谷专场交易开启,成交情况乐观,部分省份甚至高达100%。其中计划交易121.1万吨,实际成交72.1万吨,成交率59.51%,成交均价1682元/吨。而此次成交火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此次2013-2014年早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偏低;二是对交易主体未作限制;三是对用途也未作限制,所以市场之前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而粳稻表现更为突出,计划交易30.7万吨,实际成交25.8万吨,成交率84.04%,成交均价1868元/吨,侧面反映出粳稻的需求量相对更高。
经过将近一个月左右的国储稻谷交易后,市场逐渐回归常态,成交率与成交价格呈现出双双下降的局面。6月21日2013-2015年稻谷成交率为22.73%,成交均价为2074元/吨,2016-2018年稻谷成交率为3.44%,成交均价为2557元/吨。相比之下,2013-2015年稻谷还是更受欢迎,这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