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郑州强麦现货月909合约价格最低跌至2061元/吨,而在7月中旬国内小麦主产区迎来最低收购价收购高峰之际曾高居2140元/吨,不足一月时间强麦现货月合约就下跌近80元/吨,其跌幅和下跌速度在农产品市场还是不多见的。
7月中旬,我国小麦最大产区的河南省暂停了许昌以北地区托市小麦收购,随后河北、山东等省也陆续减弱了托市收购力度。至此,今年新麦上市以来对麦价起到强劲支撑作用的政策因素逐渐消失,小麦现货市场价格率先回落。没有来自基本面的有力支持,强麦期价走低也就在情理之中。近期,记者对河南北部以及河北等小麦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小麦现货市场均呈现价跌量增格局。具体而言,由于国家托市收购暂停,小麦现货市场突然失去了需求主渠道,市场供求关系短时间内出现供大于求态势。而农民看到小麦价格趋落,前期较高的预期售价和惜售心理均出现松动,如河北柏乡县的优质小麦品种9415的收购价已经从0.99元/斤跌至0.975元/斤。
据粮食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31日,今年我国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收购35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69万吨。其中,河南已收购1897万吨,同比减少209万吨;安徽已收购513万吨,同比减少63万吨;山东已收购413万吨,同比增加259万吨;江苏已收购409万吨,同比增加136万吨;河北已收购268万吨,同比增加143万吨;湖北已收购35.4万吨,同比减少95.7万吨。
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国家的小麦托市收购力度还是很大的,收购总量也高于去年水平,但当前小麦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回落呢?对比上年数据,结合今年各主产区收购情况可以发现,今年小麦收购的最大特点是收购进度快、各产区收购数量分布均衡。如河南省去年托市收购的小麦数量占全国托市收购总量的67%以上,收购时间一直持续到9月底。而今年河南大部分产区7月上旬就暂停收购,同时往年收购量不大的产区,如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今年的收购量大幅增加。如此以来,小麦市场供应量在全国分布均衡,各地市场差价不大,小麦现货市场流通也趋于停滞。
更为重要的是,快速且同时展开的托市收购令今年新麦上市后价格快速冲高,虽然当时提振强麦期价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但在当前托市收购暂停或减缓以后,市场利多因素消失的也很快,对市场的冲击也比较大,小麦价格出现较快回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我们公司的收购量增加较快,在资金跟得上的情况下,一个收购点可以收80―100吨。”河北柏乡县汇丰粮贸有限公司经理杨新社向记者这样表示,在政府不收粮之后,农民售粮的数量反而增加,现在个体收购比较容易,而且收购价格也下来了,如当地产优质小麦师栾02-1才0.97元/斤,前期在政府托市收购时曾一度达0.995元/斤。据杨新社介绍,目前当地个体收购的小麦主要销往京津地区粮库,这些地区当前补充地方储备需要采购不少粮食,而从河北采购相对便宜一些,运费也比较低。
在河北衡水和平国储粮库,记者看到该库副总经理封占义正在指挥数辆装载量在50吨的大货车装运小麦。封占义表示,今年河北小麦收获季节天气较为理想,新麦质量普遍较好,如果用今年新产小麦注册强麦仓单,成本约在2100元/吨。但现在强麦期市盘面价格太低,“已经跌到成本里面了,现在贸易商只能做点现货生意,期现货套利不好操作了”。据了解,该库当前收购的优质小麦主要销往附近的制粉企业,如中粮鲁德等,厂内交货价为2060元/吨。他认为,后期国内小麦,尤其是优质小麦价格走势,除了关注今年小麦托市收购的进展外,另外还要关注国家对进口小麦的拍卖。2004年以前我国进口了大量小麦,并于2007下半年以来大量进行竞价销售,而且抛售底价较低,这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对国内优质小麦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然目前国家减弱了抛售力度,但后期政策如何变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