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距离政策收储截止期限也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东北地区各国储粮库纷纷加大收购力度,且市场收购价格也正不断向政策收购价靠拢。同时,东北农民手中玉米留存量相对有限,惜售心理愈加强烈,导致东北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相继开始大幅调整收购价格,并放宽质量标准,意在与国储及粮商竞争为数不多的市场粮源。不过,由于今年玉米“政策市”特征明显,加之下游企业需求低迷同样难以支撑其价格大幅上涨,因此短期玉米价格仍以震荡趋升走势为主。
市场购销活动趋于活跃东北加工企业再度提价
近一周以来,随着政策收购力度持续加大,东北玉米不断被国储吸纳,加上农民开始出现较强烈的惜售心理,因此深加工企业只得通过上调价格来与国储争夺粮源,但因货源有限,玉米价格调整后的收购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截至3月10日,吉林长春大成及金成公司再度大幅上调收购价,预示企业库存不足,通过提价来积极抢收粮源的意愿。其中长春大成及金成二等玉米的收购价每吨(下同)涨至1450元,较上周大涨70元,湿水分玉米价格为0.609元/斤(30%水分,杂质1%);中粮生化榆树公司收购价格1360元,30%水分玉米价格涨至0.5386元/斤,日收购量由调价前的七八百吨,增至1300吨左右。黑龙江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由于当地国家托市收购玉米比较活跃,企业不得不相应提高收购价格。目前挂牌收购价较上周上调0.02元/斤,为0.58元/斤,水分30%,受降雪和收购粮点较多影响收购量有所减少,大约在2000吨;黑龙江省青冈龙风集团已将挂牌收购价格上调0.015元/斤,其中水分29%~32%的收购价为0.56元/斤,水分29%以下的收购价格为0.57元/斤,收购量400吨/日,降雪影响了收购进度。辽宁省沈阳当地饲料加工企业二等玉米到厂价格为1540元,较上周上涨40元,容重在685以上,含水率在14%以内。由于目前东北部分地区农民玉米库存已基本触底,加上政策收储任务仍未完成,因此市场粮源供应将进一步趋紧。与此同时,市场收购价格持续上涨也将导致农民惜售心理不断增强,这就意味着在国储收购任务完成之前,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将继续面临收粮难问题,其收购价格也存在继续上调的可能。
华北玉米价格水平提升短期局部仍将面临调整
虽然近期华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出现冲高回落过程,但当地整体价格水平已得到提升,不过随着后期天气条件将渐渐不利于玉米的保管,加上备春耕的需要,一些农民将陆续进行销售,届时农民惜售的影响因素将逐步减弱,其价格仍将面临调整。截至3月10日,山东淄博地区玉西王淀粉厂玉米收购价1530元,水分14%,当地贸易商收购价1460元,水分15%,饲料厂玉米进厂价1480元,水分14%以内,均较上周上涨20元左右,农民惜售心态依然较强;山东济宁地区当地玉米农村收购价1380~1400元,水分15%,贸易商收购价1440元,水分15%,饲料厂进厂价1460元吨,水分15%以内,均与上周基本持平,农民惜售依然较普遍,导致上市量持续较少。河北石家庄地区当地贸易商玉米收购价1420~1440元,水分15%左右,饲料厂及淀粉厂玉米进厂价1460~1480元,水分15%以内,均与上周大致持平。河南周口地区当地贸易商玉米收购价在1360元左右,水分15%左右,饲料厂玉米进厂价1460元,水分15%以内,均较上周上涨20~30元,据悉,当地农民手中玉米留存量约在30%~40%。
港口玉米价格仍旧坚挺销区市场保持相对平稳
目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旧坚挺,受国储高价收购竞争粮源影响,贸易粮收购相对艰难数量有限。截至3月10日,锦州港港口价格显得十分混乱,因贸易商与国储在抢粮食,而船期也受发运数量增加而略显紧张。其中二等玉米平仓价在1580~1600元,但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国储收购价比贸易商的收购价高10元至1540~1550元,水分在14.5%,贸易粮暂时收购无量。大连港口平仓报价为1560~1580元,但成交价为1570元,数量极少。当地国储轮换已全面开始,目前大连港集港现象较为严重。近日广东蛇口港内东北一等玉米成交价在1640~1650元,水分15%以内,二等玉米成交价1620~1630元,均与上周基本持平。而南方销区玉米市场近期货源供应充足,玉米价格保持相对平稳。目前湖南长沙地区玉米价格走势相对平稳。目前当地东北玉米到站价1660~1680元,水分14%,站台售价1730~1740元,实际成交1700元,均与上周基本持平,由于近期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因此部分粮商开始压价出货。
市场需求未见明显回暖谨防局部价格回落风险
据调查,目前国内生猪市场表现较差,东北局部地区生猪最低价格已跌破5元/斤(辽宁锦州地区品种猪价仅在4.7~4.8元/斤),养殖户补栏观望明显,终端养殖市场对于饲料玉米需求力明显下降。而2月下旬至今,在国家第四批玉米收储的提振下,东北玉米价格反弹力度逐渐增强,部分贸易商认为国储库后期的顺价销售必然会提高市场价格,因此开始大量囤积货源,造成产区玉米市场收购主体异常活跃。随着收购速度和数量的大幅攀升,贸易商手中的玉米成本也随之增加,且一些贸易商已超出其自身所能承受的存储极限。同时,目前政策收储任务仍未完成,而距离截止期限也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东北玉米的市场收购价格有望继续上涨。由于目前贸易企业及粮商的玉米收购价已渐渐逼近政策价,虽然有顺价销售做支撑,不过受下游企业需求疲弱的影响,玉米后市价格涨幅应有限,因此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仍须谨慎,不应盲目追高,以规避可能出现的价格回落风险。总的来看,在国家政策收储及顺价销售的政策调控下,国内玉米市场长期走势依然看好,但华北黄淮产区局部仍可能面临冲高回调的压力。与此同时,受下游企业需求及效益不佳的双重制约,玉米后市价格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短期其价格仍以震荡趋升走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