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北早稻收购:市场化占主导

2018-08-27 11:542820
  今年早稻上市之际,烘干主体、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成为湖北省早稻收购的主导力量。截至目前,湖北省市场化收购占比为70%以上。近几年,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粮食产后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烘干主体的兴起,农民的粮食收割、整晒、销售的习惯也发生改变,即由收割机收割后的稻谷直接卖给烘干主体,烘干主体将稻谷烘干后再卖给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对水分、杂质和等级把控较为灵活。目前,烘干主体、农业合作社、经纪人、种粮大户、大米加工企业成为市场化收购的多元主体,在总收购量中占比很大。
    受稻谷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湖北省早稻市场价格同比下降。监测显示,优质品种收购均价1.18~1.22元/斤,普通品种1.07~1.12    元/斤,同比均下跌0.20元/斤。究其原因:一是供给充裕带来稻谷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目前东北大米到湖北省的销售价格为2.00元/斤,低于该省中晚籼米价格,稻米降幅达0.20~0.30元/斤;二是南方省份储备早稻轮入价格下跌,广东省储备早稻轮入均价为1.32元/斤,同比下跌0.07元/斤,且对内在品质如脂肪酸值等指标要求较高;三是早稻的工业、饲料和食用消费均出现下降。
    据基层企业反映,目前质量差异导致的价格差异表现特别突出,“黄华占”“金优”之类的优质稻受到市场青睐,有的品种价格达1.40元/斤且依旧畅销。而作为前几年储备品种的早稻、普通杂交稻由于口感原因,大部分用作储备轮换和托市收购粮源,大米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主要用作加工掺兑,因此,今年部分质差稻谷价格跌到1.10元/斤以下仍然少人问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印度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