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生物燃料拉动粮价长期攀升

2008-08-20 13:145030

※世界银行认为在2002-2008年间,粮食价格上涨了140%,而涨价因素中,生物燃料生产占了75%。
              ※在2007/08-2009/10三个种植年度里,美国用于生产燃料已醇的玉米(资讯,行情)用量将猛增长率倍。
              ※在今后的三年里,全球将有超过1/6的玉米被转化为燃料已醇,比2007年猛增75%。
              ※到2009年全球生物柴油对豆油(资讯,行情)的需求量将占全球产量的10%,而去年只有7%。
              ※在今后三年生物柴油使大豆(资讯,行情)和豆油价格在2007年基础上攀升60%。
              主要国家生物能源政策现状
              美国:美国是全世界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2006年美国的能源消费占到全球消费的五分之一多,为21.39%,其中石油的消费占到全球消费量的24.14%。

              欧盟:欧盟国家能源的缺口由来已久,主要原因是欧盟地区基础能源产量的不断萎缩,而需求和供需缺口却在不断扩大。
              巴西:巴西目前已经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在拉丁美洲仅次于委内瑞拉,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巴西约90%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是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经过几十年政府的扶持,巴西的燃料乙醇工业已经从兴起、发展壮大走到了完全商业化的道路,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可再生能源商业化项目。巴西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国之一,产量仅次于美国。目前巴西乙醇的使用量已经占到整个燃油使用量的40%。其乙醇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甘蔗。

              中国: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2007年煤炭的消费量占到能源总消费量的69.5%,而可再生能源近占8.2%。并且以水力发电为主,生物燃料的比重很低,因此对高速增长的车用燃料的替代作用十分有限。同时,中国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从1995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不断提高,2007年达到约49%,预计到2010年会达到60%以上。

              阿根廷: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同时也是第三大豆油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还是全球第二大葵花子油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这决定了阿根廷在生物柴油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全球生物燃料生产发展迅速
              由于近几年来石油价格的高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从自身的能源安全和本国的某些利益出发,从2003年起加快生物燃料的政策引导,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物燃料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使得生物燃料投资和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燃料乙醇由于美国和巴西的产量巨大,使其在整个生物燃料中的比重占到85%以上。2007年全球共生产了682亿升的生物燃油,是2000年产量的3.57倍,但仍只占全球运输用油的不到3%。其中美国的产量占到43%(主要是玉米基乙醇),巴西占32%(主要是甘蔗转化的乙醇),欧盟占13%(主要是菜籽油(资讯,行情)转化的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2007年全球燃料乙醇的产量为592亿升,是2000年的3.25倍。而美国和巴西的产量就占到了全球的76%。其中美国的产量为252亿升,共消耗玉米约21.2亿蒲式耳,占玉米总消耗量(国内消耗和出口)的18.9%;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计,2007/08农业年度美国将约有32亿蒲式耳的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占总消耗量的31.3%。而美国的玉米价格则从2000年的2.3美元/蒲式耳(约合91美元/吨)涨到现在的7美元/蒲式耳(约合304美元/吨)左右,涨幅为334%。

              生物柴油:2007年全球生物柴油的产量约在120亿升,其中欧洲的产量占到全球的70%以上,主要得益于欧盟在生物柴油利用方面的早期规划与部署。其次为美国和中国,占到18%和6%。但美国和其他南美国家主要用豆油转化生物柴油,而亚洲则更多用棕榈油(资讯,行情)、葵花子油和其他类植物油转化。

              美国生物燃料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生物柴油产能有望超过欧盟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阿根廷共出口了31.9万吨生物柴油,这是生物柴油行业大批量生产的第一年。巴西2007年生产了2.42亿升生物柴油,比2006年增长355%。

              从2002年到2007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增加了357%,2007年产量达到约25.69亿升,绝大多数是用废油和废脂作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用麻疯树作原料。今后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主要还是以回收利用的废油和废脂为主,随着技术的进步,麻风树等油脂性植物作为原料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生物燃料发展带动导致粮价上涨
              全球对生物燃料对农产品价格影响的观点不一致。
              关于生物燃料发展对当前以及未来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现在国际上争论不断。其中以世界银行(WorldBank)、地球政策研究所(EPI)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组织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近几年生物燃料的发展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起到了40%以上的作用。世界银行在2008年7月初的报告中认为,2002年至2008年2月,一揽子粮食价格上涨了140%,促成这一涨幅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涨价占15%,生物燃料生产占75%,并使得全球粮食和食品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呼吁降低生物燃料的发展速度;而以美国政府和美国农业部为代表的政府派则认为,生物燃料的发展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很小。

              下面我们就几个品种来说明生物燃料的生产对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燃料乙醇的增产对玉米和白糖(资讯,行情)影响深远,对小麦(资讯,行情)影响较小。
              美国2007能源法案中可再生能源规划(RFS)对玉米价格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2007年底通过的“2007能源安全法案”中对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的规划规定,2022年美国生物燃料掺兑量达1.06亿吨,2015年玉米乙醇使用量须达到150亿加仑(约合4430万吨)。

              如果我们接受2005~2007年三年里燃料乙醇需求占到玉米价格大涨的30%以上的判断,即燃料乙醇需求已经导致玉米价格上涨60%,与玉米用量的增幅一样;那么在今后三年里,而在2007/08~2009/10这三个种植年度里,美国用于燃料乙醇的玉米用量将从21亿蒲式耳增加到44亿蒲式耳,增长109%。这是否意味着假设在供求方面别的因素保持现状不变,单就燃料乙醇的需求使得美国玉米的价格在三年内有可能攀上12美元/蒲式耳的新高?

              其他国家燃料乙醇用玉米量也在迅速增加。
              除美国之外,全球燃料乙醇用玉米消耗量大国还有加拿大、中国和欧盟。预计在2012年,全球燃料乙醇生产消耗的玉米将达到1.31亿吨,占到当时全球玉米产量的16.3%,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9.3%。在今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将有超过六分之一的玉米将被转化成燃料乙醇,比2007年增长75%。而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国玉米供需平衡报告中分析,美国玉米产量和出口量基本稳定。这说明,导致玉米近两年价格大涨主要诱因除了美元贬值导致的通胀和饲料用量小幅增加外就是燃料乙醇对玉米需求量的大增。

              与玉米相比较,白糖价格相对稳定。
              与美国主要用玉米转化燃料乙醇不同,巴西主要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2007年巴西有一半的甘蔗被转化成了燃料乙醇,2008年这一比例将会增长到58%。按照巴西政府的预计,在2012年前有超过60%的甘蔗将会被用于燃料乙醇生产,比2007年的用量增长10%以上,但仍低于1990年74%的高峰值(见图十八)。随着印度等其他主要产糖国燃料乙醇工业的增长,对甘蔗的需求还会上升,这将深远影响国际白糖的价格。

              燃料乙醇对小麦价格的影响较弱。
              在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中,小麦所占的分量不大,全球的主产国中主要有欧盟和加拿大用作燃料乙醇量较大。2007年两国共消耗184万吨小麦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约占两国总产量的1.4%左右,所占比例很小。预计到2012年,欧盟区域内燃料乙醇用小麦的数量将会缓慢增长,仅从2007年的136.9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80.9万吨,增幅为59.8%;而加拿大的小麦用量则会增长2.6倍,从2007年的47.2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44.7万吨。即使到那时,两国生产燃料乙醇用小麦数量也尽占到总产量的2%多一点。从现有数据及价格走势分析,燃料乙醇的生产现阶段对小麦价格影响不大。

              生物柴油对植物油需求较大,对价格影响明显。
              豆油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最新的报告,2006/2007年度美国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为129万吨,2007/2008年度因为豆油价格的高涨而使得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有所压制,预计的需求量为140万吨,占到该年度豆油总产量的17%。但按照“美国2007新能源法案”的要求,2009年美国生物柴油用量须达166万吨,2012年达332万吨,如果按80%的生物柴油以豆油为原料测算,2012年美国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量达272万吨。

              与此相对比,未来5年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生物能源根本性地改变了油脂油料的需求结构,使油脂油料具有了能源属性,这种新变化也开始挑战人们的传统思维,由“人吃油”发展到“汽车与人争油”,这使全球的植物油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并将油脂油料价格底部托高。

              目前阿根廷有八家公司生产生物柴油,年产能在60万吨。根据阿根廷农业部的预计,2008年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150万吨,是2007年的3.4倍;阿根廷生物柴油协会则预计2010年生物柴油产量将会达到220万吨。2007年阿根廷用于生物柴油的豆油量为25.6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6%。而到2012年阿根廷用于生物柴油的豆油量将达126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

              在2005-2007这三年里,美国豆油的价格从22美元/磅涨到了49美元/磅,涨幅为122%。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也从2005年的49.3万吨增长到了2007年的129万吨,涨幅为158%。而豆油的供应量在这三年里仅增长1%左右。根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6月份的最新预估报告,全球豆油主产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在2006/07-2008/09三个种植年度里,产量仅增长4%,这也是全球这三年总产量的增长率。但到2009年全球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量占到全球产量的10%以上,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7%左右。也就是说,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在今后三年里增长率为50%左右。而到2012年,全球生物柴油对豆油的需求将比2007年翻一番,达到约670万吨,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5%,而2006年这一比例还不到3%。全球豆油贸易在今后的五年里也仅增长20%,这主要依赖于阿根廷大豆及豆油的增产。生物柴油对豆油的迅猛增长需求将极大地推动豆油和大豆的价格上涨。因此我们预计,生物柴油将会在今后三年里使得大豆和豆油价格在2007年的基础上攀升60%以上。而到2012年,如果全球大豆及豆油产量不能有效扩大,现有生物柴油的规划将会把大豆和豆油的价格推上20美元/蒲式耳和100美元/磅(按照现有美元计算)。

              棕榈油
              东南亚是全球棕榈油产量最大的地区,也是使用棕榈油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其中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的产量占到全世界85%。从2004年到2008年,全球棕榈油产量从3099万吨增加到4202万吨,增长率为35%。而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的产量也从2635万吨增加到3590万吨。根据2007年底斯坦福(SRI)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到2010年,亚洲有望超过北美、中欧和东欧,成为仅次于西欧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柴油生产地区。同时,亚洲生物柴油对棕榈油的消费量将由2006年的56.3万吨增长至2010年的840万吨。

              马来西亚的生物柴油工厂由2006年的3家增加到2008年的29家,使得生物柴油总产能增长到300万吨以上。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的规划,到2010年,马来西亚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48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与印度并列的世界第三大生物柴油生产国。而其棕榈油用量也将达到600万吨。

              印度尼西亚的生物柴油产量也从2006年的18万吨增长至2007年的75万吨,到2008年将达到120万吨。印尼政府最近与能源公司和金融机构签署了价值124亿美元的生物燃料投资协议,并计划划出600万公顷以上的土地用于项目的种植园建设。到2010年,印尼的生物柴油年产量都将达到约330万吨,到2012年会达到约500万吨。

              按照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生物柴油计划,生物柴油对棕榈油的用量将从2005年的7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400万吨,占到这两国总产量的32%。其中,在2008~2010这三年里,棕榈有的用量将从260万吨增长到1000万吨,增长率为284%。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价格已经从2005年的1400林吉特/吨涨到了2007年底的3000林吉特/吨,涨幅为114%。我们预计仅在生物柴油需求者单一条件的推动下,棕榈油的价格将继续攀高30%以上。

              生物燃料随着油价水涨船高
              欧盟是全球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最多的地区,菜籽油用量从2002年的120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60万吨,增长了283%。据德国行业期刊OilWorld预计,2007/08年度欧盟27国国内菜籽油用量为760万吨,比上个年度的720万吨增长6%。预计生物燃料行业的菜籽油用量为470万吨,略高于上个年度的460万吨。而根据欧盟的生物燃料规划,在2010年使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比例达到5.75%,2020年达到1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预期欧盟的油籽作物种植面积和油籽加工能力都将大幅增长。到2012年欧盟生物柴油对菜籽油的用量将达到615万吨,但这仍不能满足欧盟内部对生物柴油的需求。欧盟将不得不持续提高植物油和生物柴油的进口量。欧盟的菜籽油价格在2007年中期开始迅速攀升,从250欧元/吨已经涨到了现在的450欧元/吨,涨幅到80%。预计欧盟生物柴油的发展将继续带动欧盟菜籽油价格的攀升。

              基于预估,2020年欧盟生物燃料的产量将达到1810万吨,但仍不能满足消费,可能要进口1060万吨。其中有900万吨是乙醇,160万吨是生物柴油。到那时欧盟进口的小麦、玉米、糖类作物、油脂类作物、植物油和生物燃料相当于增加900万吨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石油价格在根本上影响生物燃料的生产。
              原料费用是生物燃料生产成本的主体。据国际能源署(IEA)估算,在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之中,原料所占的份额分别为50%~70%和70%~80%。不同国家的净生产成本有很大差别。举例来说,巴西的乙醇生产成本只有澳大利亚的一半和德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石油价格确是影响生物燃料成本最大的因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的研究结果,石油价格的上涨是推动国际粮食价格攀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编制的农产品指数和瑞士银行(UBS)编制的生物燃料原料价格指数与石油价格对比图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从2007年开始,石油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走势趋于一致,石油价格的上涨从成本上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攀升。这会使得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大为提高。

              然而,石油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生物燃料成品价格的上涨。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食品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当石油价格在50美元/桶时,乙醇生产商能接受的玉米价格为低于4美元/蒲式耳;当油价在100美元/桶时,乙醇生产商能接受的玉米价格为7美元/蒲式耳;而当油价在140美元/桶时,10美元/蒲式耳的玉米价格对乙醇生产商来说并不算高。据美国高盛(GoldmanSachs)公司的预测,如果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向欧洲出口的棕榈油生物柴油就能在当前价格下实现收支平衡;而如果要在商业上具有可行性,出口美国的类似生物柴油就要求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20美元。从在美国商品交易所(Nymex)交易的WTI石油价格与在CBOT交易的乙醇价格走势图。美国燃料乙醇的价格大部分是由生产厂家与汽油供应商通过长期合同约定的,一般定合同时不会固定乙醇的价格,而是双方约定根据当时市场汽油价格为基准,以一定比例确定乙醇的价格。但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交易的燃料乙醇期货价格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看到,2007年下半年来是由于乙醇的价格走势也在趋于一致。可以说石油价格的上涨既抬高了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也拉高了生物燃料的价格,使得生产商得以维持利润空间的增长。由于价格挤出效应,人们在高油价下更倾向于使用生物燃料。因此,高油价将会最终刺激生物燃料的生产。

              全球新增可耕地有限,不能满足生物燃料对土地的需求。
              欧美生物能源行业大致需要占用世界耕地面积的1.2%。
              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推算,2007/2008年度美国以豆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大致需要325万公顷的耕地,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大致需要930万公顷的耕地,总共约为1255万公顷,约占美国耕地面积的6.5%。

              而实际上,全球新增加的耕地将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种植其他农作物,仅靠耕地面积的增加并不能改变全球农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测算仅仅是美国与欧盟生物柴油对耕地的需求,如果考虑到其他国家生物燃料产业需要的耕地数量,其对耕地的需求数量将会更多。

              全球生物燃料的生产原来是为了作为运输能源的补充,是人类寻找新能源的一种尝试。但现在已经在石油价格已经攀上100美元/桶时却变成了国际农业大国满足本国能源安全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供求紧张的局势,形成了汽车与人争抢粮食的局面。而到2010年前,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技术――即通过木质纤维生产生物燃料的技术将不可能进行商业化普及,因此耗费大量的谷物和植物油脂将是生物燃料的主要工作。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合组织(OECD)联合做的预测报告分析,到2010年全球的生物燃料产量将比2007年增长60%,达到9000万吨以上。生物燃料在运输中的应用将会占到全部燃料的3%左右。而到2017年,全球生物燃料的产量将会增长到1.32亿吨,生物燃料在运输中的应用将会占到全部燃料的5%左右。我们预计在三年内,仅生物燃料的需求将会导致美国市场中玉米的价格攀上12美元/蒲式耳;大豆价格会站上20美元/蒲式耳;豆油的价格则会达到100美元/磅(以上估计以现有美元计算,并没有考虑到供求方面的其他因素)。而白糖、棕榈油和菜籽油等农作物及油脂的价格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推动力,预计涨幅会在30%以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