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有望底部初现

2008-11-27 09:362840

 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国际玉米价格一泻千里。国内玉米市场尽管10月份以来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下跌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这主要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基本面因素有关。预计国内玉米价格新年度内仍将受制于我国的经济、政策及市场主体的心理预期,其价格在目前基础上再度深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玉米价格的底部区间正在逐步确立与构建。具体分析如下:

              新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平衡或发生转变,价格先期走低
              国内玉米的连续丰收使上年度(2007年10月-2008年9月)国内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在年度末期并未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储系统持续在南北产销区拍卖政府储备玉米,保障市场供应;另一方面也源于上年度国内流通领域积压大量的库存有效保障了年度末期的市场供给。

              市场供应量的持续增加,成为打压当前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制约其上涨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玉米需求数量不断萎缩。饲料消费方面,今年对于国内饲料、养殖行业来说无疑是“多事之秋”,突发性事件不断导致养殖业恢复进度始终难有起色,拖累其对饲料玉米需求量的明显下降。玉米深加工方面,从上年度国家叫停新建玉米加工项目以来,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年需求量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不过,由于近期其产品的利润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同样出现大幅下滑,这也抑制了国内工业玉米的需求数量,对其价格上行同样形成抑制作用。

              产量的增加及需求的降低,导致新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将由上年度的供需紧平衡向供需宽松甚至供给过剩转变。玉米价格也在此种形势下自9月份以来就开始步入下行通道。东北港口二等标准水分玉米平仓价格从1700元/吨左右持续下跌至当前的1560元/吨左右;南方销区蛇口港二等标准水分玉米成交价格也自1900元/吨左右的高点回落至眼下的1700元/吨左右。从当前国内市场形势来看,玉米价格走势已充分体现并反映了眼下的市场供需状况。

              国家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将逐步稳定国内玉米后市价格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CPI指数的逐月回落,国内通胀压力已得到明显缓解,玉米价格也基本上回到了一个合理水平。不过受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形势略显严峻,玉米加工行业从原料采购到终端产品销售均受此影响而出现萎缩现象。针对这种市场情况,政府为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在上年度保护价格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在东北产区展开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首批500万吨东北玉米收储计划目前已正式展开,不过受制于种种因素,此项收储政策对市场形成的支撑力十分有限。因此,近期政府又紧接着制定了第二批500万吨东北玉米收储计划。如此紧密的政策连续出台,彰显政府对保障国内粮食价格平稳运行,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决心。预计,如果下一批次的收储计划能尽快得到落实,那么后市国内玉米市场将受到来自政府托市收购的有效支撑,价格下跌幅度也将会趋缓,政策性价格底部区间正在逐步构建中。

              综上所述,随着南方销区玉米采购数量的逐渐恢复以及流通领域玉米库存量的减少,国内玉米市场将会在政策收储的带动下,渐渐走出底部区域,阶段性下跌空间不大。后市仍须进一步关注国储玉米收购进度及相关政策的后续发展。另外,随着国内外玉米价差的进一步扩大,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正日益显现。倘若近期CBOT玉米期价继续下探,届时,国外玉米是否能对国内市场形成强力冲击效应同样应予以关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