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小麦上市在即,在执行新小麦国家标准、新的最低收购价价格情况下,如何做好收购工作,各方面十分关注。下面,作简要分析。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新的《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08),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1999版小麦国家标准相比,新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是修改了小麦分类检验方法,将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建立了我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二是对小麦分类进行了简化,新标准中小麦分类由原来的9类调整为5类,取消原来按冬、春季节播种的分类。三是适当放宽了中等小麦不完善粒的限制,与国际标准取得一致。四是规定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小麦的品种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时间等,以便于小麦产品的溯源。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2008年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77元、72元、7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比2007年分别高(每50公斤)5元、3元、3元。这是继2月8日国家提高了2008年生产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后,考虑到今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再次提高2008年生产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
从目前全国夏粮长势看,今年小麦丰收基本已经成为定局。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得力,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小麦市场价格平稳。特别是湖北省小麦主产区襄樊市,近期小麦市场价格在每市斤0.73元,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势在必行。
收购环节是落实国家粮食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政策,让农民生产的小麦增产增收,是粮食收购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参与粮食流通,发挥多渠道作用,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今年小麦的收购策略:
一、农民:坚持“三分三不”
与几十年一贯制,按照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收购不同的是,今年小麦收购不仅分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而且还要按照小麦的硬度分类。也就是说,白小麦虽然价格高,但并不是所有的白小麦都是一个价。如硬质白小麦必须达到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软质白小麦必须达到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不符合二者的为混合小麦。这样,即使是白小麦,硬度指数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要使今年的小麦增产增收,农民必须做到三分:
分品种收割。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要耕作方式的我国农民,在小麦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多种多样。一个县市、一个乡镇,甚至一个农户种植的小麦品种都不一样。最近我们到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太平镇莫岗村魏德学家看到,他今年种植10亩小麦,就有5个品种。收割是小麦进入流通环节的起点,小麦卖个好价钱必须严把收割关。不同品种的小麦混在一起,只能够按照混合小麦的价格收购,农民就不可能卖个好价钱。因此,要指导农民将不同品种的小麦分开收购。可能的情况下,也要将不同硬度的小麦分开。
分品种脱粒。分开收割的小麦,如果脱粒的时候混在一起,仍然变成混合小麦。在分开收割之后,一定要做到将不同品种的小麦分开脱粒。
分品种储存出售。在分品种脱粒后,坚持分品种整晒、装包,分品种储存、出售。
在做到以上“三分”的同时,农民还要做到“三不”:
不用机动车碾压小麦。为了图省事,很多农民习惯将收割后的小麦放在公路上,或者放在道场上让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碾压。殊不知,机动车碾压使小麦产生破碎,不完善粒增加,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就要减价。
不用石磙碾压。用石磙打粮是我国农民沿用了几千年的传统打粮方法。这种打粮的方法在温饱水平、不讲究粮食质量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对照新小麦国家标准,石磙碾压容易压扁麦粒,不完善粒增加,质量下降,价格降低。
不要被雨水淋。小麦收获季节,也是多雨季节。同时,夏天降雨往往具有突发性特点。小麦在高温季节雨淋后是很容易发芽、生霉的。农民在收获小麦的季节,要注意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在机械化普及率比较高的今天,要尽可能使用收割机收割小麦,既提高收获效率,又提高出品率。
二、收购企业:坚持“两查”、“三分”
正确把握收购质量,临时抱佛脚是不可能的,收购企业必须在收购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具体讲首先做到“两查”:
一查品种。各收购站点在小麦收割之前,安排人员对所属收购区域内的小麦种植品种进行详细普查,分清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的种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查品质。小麦收获之时,各收购站点在普查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小麦的品质进行认真调查,建立品质档案。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收购时要做到“三分”:
分品种收购。各收购站点对农民来出售的小麦,分品种排队、分品质检斤过磅。
分品种存放。各收购站点要准备充足的仓容,将不同品种、品质的小麦存放在不同的仓库里,切忌混合存放,将前期所作的全部工作付诸东流。
分品种、分品质出售。在出售小麦时,要分品种、分品质、分仓库存出售,优质优价。对于最低收购价小麦,要严格按照国家拍卖规则出售,不得擅自出库。否则,严肃追究企业行政、经济和法律责任。
三、面粉加工企业:坚持“一收两代”
对于面粉加工企业来说,小麦是一季收购,常年生产的粮食。在国家今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面粉市场价格稳定的态势下,面粉加工企业宜坚持“一收两代”:
一收:在注意新小麦的后熟期、银行贷款利率、保管费用等因素,坚持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原则下,以合适的价格收购新产小麦。
要充分利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面粉加工企业仓库资源,搞好“两代”:
代收最低收购价小麦。符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条件的面粉加工企业,要积极申报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企业资格,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在没有获得收购资格的情况下,将仓库租借给有收购资格的企业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以便将来参与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买时,将储存在自己仓库的最低收购价小麦购竞买回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代代农储存小麦。小麦不易保管,农村劳动力紧张,农民收获的小麦,有一部分要作为口粮、饲料粮,又不想放在家中。面粉加工企业顺应农民新需求,开展代农储存业务。让农民将收获的小麦存放在企业,在农民需要的时候,可以兑换成面粉、麸皮,也可以支付适当的费用取回小麦。这样,农民节省了劳动力、劳动时间,减少了小麦损失损耗,面粉加工企业节省流动资金,增加生产原料,提高开工率和市场占有率,各取所需,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