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价格区域分化格局依旧

2008-03-12 10:482840

3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多空因素相互交织,区域性供需矛盾仍较突出,玉米价格分化格局依旧延续。具体表现为:受东北产区农户玉米库存水平下滑加速,再加之政策市力度渐强及2008年天气形势不乐观等因素影响,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保持平稳,局部玉米价格触底反弹;而关内、销区及港口市场受玉米到货量较多及饲养业需求较为疲软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仍呈现弱势振荡调整行情。

  东北玉米市场购销渐趋活跃,玉米价格大多平稳局部反弹

  3月中旬以来,随着东北地区气温的逐渐回升,当地农户为备春耕生产购买农用物资变现余粮意愿较强,玉米市场购销渐趋活跃,玉米价格受农户留存玉米数量有所减少及政策性托市收购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大多止跌企稳,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反弹。截止3月12日,吉林省梨树地区当地粮库按国家挂牌每吨(下同)1400元国标二等收购,由于近期车皮困难,走货较少,市场收购清淡,农民卖粮渠道较少;吉林松原当地贸易商玉米收购价为1240元,水分23%左右,与上周持平,当地农户玉米库存已降至20%左右,且多数贸易商看涨心理较浓;黑龙江哈尔滨当地贸易商、粮库玉米收购价为1080元~1100元/吨,水分30%,进饲料厂价格为1450元,水分14%,均较上周走高了20~30元;辽宁沈阳地区当地贸易商收购价1240元,水分25%~26%,国储库收购价1240元,与上周持平。

  关内产区农户售粮较为积极,市场需求不大价格平稳趋弱

  近日,关内产区农户售粮积极,且东北玉米到货较多,企业库存充足收购较为谨慎,市场需求不大,玉米价格平稳趋弱。截止3月12日,山东诸城当地淀粉厂玉米挂牌价为1780元,水分15%以内,较上周下跌20元,日收购量1000~2000吨;河北邯郸地区大型饲料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挂牌价格由1660元下调到1640元,较上周下调20元。近期日收购量较好,再加上企业从东北订购了大量烘干玉米,使库存较为充足,收购意愿减弱;河南开封当地玉米市场进厂价格1700元,较上周同期持平。近期当地玉米市场需求一般,没有明显增加,玉米现货基本来源于外地,当地存量不大;河南安阳地区贸易商收购价1620元,进饲料厂价1640元;驻马店地区养殖场收购价1600元~1660元,水分14%左右;南阳地区站台价1700元~1710元,运输紧张,贸易商无利可图,发货不积极。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振荡趋弱,南方销区玉米价格高位回调

  近日,北方港口贸易商发货积极性较好,但到货进度仍受运输条件限制。较有代表性的锦州港标准质量玉米港内收购价在1530元,与上周持平,湿玉米价格在0.70元/斤,水分20%;由于上周饲料企业采购小高峰已过,加上库存压力较大,近期仍有船只陆续抵港,近日广东港口容重700以上水分15%以内玉米成交价为1770元,较上周下跌10元,其它品质玉米价格也同步下调10元;近日,南方销区玉米到货量偏多,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玉米价格继续高位回调。其中目前四川成都玉米价格高位继续回调,其中当地内蒙古玉米站台价为1930元,水分15%以内,进厂价为1960元左右,较上周下跌20元;河北玉米站台价为1900元,进厂价为1930元,水分15%~16%;河南玉米站台从为1900元~1910元,均与上周持平;广西南宁当地东北玉米站台价为1880元~1890元,较上周下跌10元~20元。

  国家宏观政策起双刃剑作用,稳定玉米价格防止大起大落

  据统计,截止到今年2月份CPI连续第八个月创下11年来的最高水平。玉米作为主要饲料用原料三大农产品之一,其价格的上涨对国内通胀形势具有较大影响,因而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对象。本次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示,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将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本年度内玉米出口基本上不再可能,有效保证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维持价格稳定运行,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另外,针对近期国储玉米拍卖情况,国家粮食局等部门下达2008年中央储备玉米第一批跨省移库计划,本次计划包含46万吨玉米,调出的玉米为东北地区现有中央储备库存中的玉米。调入地区为江苏3.5万吨、浙江1.1万吨、福建4.6万吨、广东17.4万吨、海南4.5万吨、广西8.4万吨、四川5.1万吨、重庆1.4万吨,这对于平衡全国玉米供需格局将发挥积极影响。而且国家在抑制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也开始积极开展生产,增加农业收入,2008年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两项补贴资金达到633亿元,全国平均每亩补贴达到41元。此外,为防止玉米上市高峰时段价格的下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国家在东北地区展开400万吨国储玉米收购计划,近日有消息称,后期国家将在东北四省继续增加储备粮收购数量,倘若如此,将有效稳定玉米收购价格并有望拉动局部地区玉米价格继续反弹。

  产区农民卖粮进度明显加快,种植意向天气变化尤为关键

  进入3月份以后,东北多数农民卖粮进度明显加快,其玉米留存量明显下滑。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目前多数农民留存量约占其产量的30%~40%,其中辽宁在40%左右,吉林在30%~40%,黑龙江在30%~35%,内蒙古约为30%~40%,与上月底相比下滑了20%~30%,也上周相比减少了5%~10%。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东北产区也逐渐进入备春耕高峰期,据悉一些地区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已完成计划的20%―30%。此外,随着前期阶段性供应压力的逐步释放,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已呈现触底反弹态势,而今年后期市场走势如何,新年度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增减及天气变化则显得尤为关键。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08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为5256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3%,大豆播种面积为7029万亩,同比增长19.3%;吉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4289.55万亩,比上年增长0.2%,大豆播种面积为781.52万亩,比上年增长17.12%,按往年惯例看,东北大多数农民均是根据上年的市场价格趋势以及农作物种植收益,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安排新年度农作物种植面积,当地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多少主要是受上年的粮食价格、种粮收益和销售渠道的影响,上年价格高、效益大的品种,今年的种植面积肯定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去年玉米价格大涨,但同时种子、化肥等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农民种植收益却没有因此增长,反而部分农民收益还不如往年,这样将很大程度打消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眼下黑龙江大豆价格集中在5600元~5700元,玉米价格在1320元~1400元,玉米、大豆比价为1:4.07~4.2,远低于其1:2.3的正常比价关系。同时,据了解,目前吉林地区农民购买玉米种子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时间,相反大豆种子销售形势较好,可见大豆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玉米,因此预计2008年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将有所减少,而大豆与玉米之间的白热化争地现象在黑龙江地区则更为明显。此外,据气象部门预测,春季我国东部地区以少雨干旱为主,其中吉林西部、辽宁北部、内蒙古东部降水偏少二成至五成,春旱可能较为严重,春播天气状况形势不容乐观。

  玉米期货回补缺口振荡走强,现货市场区域分化格局延续

  近日,玉米期货市场回补缺口振荡走强,截止3月11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809以1832元跳高开盘,尾市收于1838元,上涨 30元。在后期走势看好支撑下,远月合约走势相对较强。前期大豆暴跌之际玉米市场表现相对顽强,一旦周边市场反弹玉米市场看多热情受到鼓舞。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3月10日收高逾4%,5月玉米合约尾市升18.4美分,报每蒲式耳565.6美分。现货市场方面,在储备粮托市收购支撑下,随着农民库存水平进一步降低,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玉米市场走势有望呈现“慢牛”行情。另外,后期偏旱天气也将对当地市场价格起到较强的心理支撑作用。而南方销区价格受供应相对充足而饲养业恢复仍显缓慢因素影响,短期将继续高位回调,因此整体来看国内玉米市场区域分化格局短期仍将延续。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在今年东北播种面积大幅下滑以及下半年饲养业恢复步伐有望加快趋势下,预计2008年我国玉米供需仍继续呈现紧张格局,而玉米价格整体有望呈现先抑后扬行情。后期市场炒作题材比较复杂,一是中储粮收购进度;二是新一年农民种植意向及今年天气情况。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