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弱势调整

2007-07-09 11:542880
尽管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弱势调整,幅度通常仅在每吨(下同)10 ~30 元之间,但国内产区粮商销售心态却难以稳定,尤其受需求疲软影响,市场供需失衡程度进一步扩大,使得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向下调整的趋势似乎无停止之意。截至7 月4日,各主要销区市场玉米价格均有所走低,其中,浙江宁波码头价为1670~1680元,福建福州码头价为1690~1700元,四川成都东北产玉米站台价1680~1700元,均较上月末下跌10 ~20 元。东北局部市场价格也有所滑落,主要表现在粮商库存玉米的销售价及铁路站台价上面。国内玉米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和近期国内外期货价格纷纷走低、饲料需求疲软、产区粮商对后市看涨心态动摇、出货意愿增强、产区土壤墒情得以改善等因素有关。并且玉米市场看空气氛逐渐增浓,现货价格继续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局部市场可能再次小幅走低。    
  期货价格走低影响粮商交易心理    
  近期,全球玉米市场价格大多下跌,美国玉米期价创下了4 月初以来的新低,这主要因为美国政府报告玉米播种面积高于市场预期,作物单产潜力改善。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美国农户播种了9288.8万英亩玉米,比去年提高19 %,这是因为播种季节的玉米价格位于10  年高点位置,玉米种植收益比其他作物高出每英亩200美元左右,不过随着播种面积的提高,过去4 个月里玉米价格大幅下跌。近期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改善,也促使基金在玉米市场抛空。我国大连玉米期货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在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增加2000万亩的预期下,期价连创新低,6 月份东北产区旱情非常严重,对期价拉动的力度也非常有限,更何况目前旱区出现降雨,单产不必过于担忧。CBOT和大连玉米期货持续走低的表现,让很多贸易商对于新玉米上市之前的走势担忧,所以一部分粮商在观望的同时,已经有一些粮商开始急于出货,使得原本供需失衡的市场程度加深。
  需求疲软库存压力导致价格走低
  受需求疲软影响,国内一些地区玉米现货价格继续小幅走低,其中吉林省榆树地区粮点收购价为每吨(下同)1400元,辽宁锦州地区企业收购价1540元,与上月末相比分别下跌了10  元、40  元。北方各主要港口平仓价均下跌10  ~20元。目前,虽然国内多数地区品种猪价格集中在6 ~7 元/ 500克,盈利区间为200~400元/头,偏高盈利可达450~500元/头,并且整体销售形势较好;可是国内生猪存栏量同比仍明显偏低,饲料需求难以得到有效回升。存栏量少的一方面原因是小型猪场和一些散户受去年疫情影响,心有余悸,不敢贸然补栏,他们认为当前养殖成本太高,风险大。另一方面大型猪场看好后市,猪苗销售数量减少。受此影响,国内饲料需求仍显疲态,加之小麦、木薯等替代玉米做饲料优势明显,销区部分市场玉米出现滞销现象,市场价格继而出现滑落。    
  东北墒情改善玉米丰产预期增强    
  针对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严重旱情,农业部做出三级应急响应,人工增雨增加土壤湿度。据气象部门统计,6 月27  日8 时至7月1 日14时,辽西大部、大连、鞍山、抚顺、丹东、铁岭等地降雨量在50  毫米以上,葫芦岛南部地区降雨量超过100   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绥中市秋子沟,为170毫米;其他地区降雨量为30 ~50毫米,沈阳为33毫米。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也出现不同程度降雨,这期间的降水对缓解各地旱情十分有利。虽然局部地区旱象依然严重,但是大部分地区干旱程度缓解,产量担忧程度降低。另外,国内玉米播种面积预期较去年提高,据中国大豆网调查,黑龙江玉米面积预期增幅为12.96%,河北省面积增加70  多万亩,安徽省增加100万吨左右,山东省播种面积有望达到4350万亩左右,总体来看,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有望增加2000万亩,如果后期天气不出现大的问题,全国总产有望创新高。    
  饲料企业可以适时逢低补充库存    
  综上所述,在需求疲软、产量前景乐观的大环境下,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将继续维持弱势调整。不过,据中国大豆网调查了解,虽然东北产区玉米库存仍比较充足,但优质玉米数量不多,尤其是黑龙江省玉米霉变粒、糊焦粒数量较多,商品玉米库存里面有70 %的质量均偏差,好玉米仅占30 %左右,并且这部分玉米还要在产区消耗一部分,剩余20 %左右流入南方销区市场。虽然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局部向下调整,但受产区玉米收购成本支撑,跌幅不会超过60元/吨,加之后期优质粮供应偏紧,所以笔者认为,饲料企业可逢低适量购买优质玉米进行补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