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央行今日将关键的7天逆回购利率再上调675个基点,从33.25%上调至40%。
由于美元指数走强、新兴市场货币集体遭抛售,比索兑美元今年已经累跌了17%。
此外,根据1月11日阿根廷国家统计局(INDEC)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阿根廷通胀率高达24.8%;但此前该国2017年的通胀目标则定为15%,并计划在2019至2020年左右实现5%的通胀目标。
所以,为了降低通胀,阿根廷央行表示会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货币当局作出这些决定,目的是避免破坏性的汇率行为,以及保证去通胀过程,并准备必要时再次采取行动”
事实上,阿根廷之所以会成为此次抛售潮种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这与它的国内矛盾导致其面临外部冲击时异常脆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2001年,阿根廷国内爆发了一场经济和社会危机,将该国在很短时间内推入债务违约、通胀飙升和失业率激增的泥沼中。
此后十多年里,阿根廷政府一直背负着沉重的财政负担;财政赤字巨大,外部贸易收支持续恶化,致使阿根廷经济长期低迷。
在2015年现任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结束外汇管制、削减财政开支、放松贸易限制等。这些措施取初显成效,使阿根廷经济在2017年迎来复苏,通胀也从最高时期的60%下降至去年的24.8%,但想在两年内达到5%的通胀目标则是任重而道远。
可是今年1月,在阿根廷国内货币持续贬值,通胀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该国央行一面承诺保持独立性,继续抑制物价上涨,一面却意外地开始连续两次下调货币政策利率共150个基点,令市场大跌眼镜。
随之而来的,就是比索的大面积抛售潮。众多投行的分析师们预测,阿根廷央行会动用更多外汇储备用于汇率保护,而后续比索的波动将迫使阿根廷央行采取更多的加息操作。
高盛的分析师更是直言,“过高的汇率会破坏金融稳定,如果没有大胆的加息,成功的机会就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