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辽宁、吉林大部分产区天降大雪、运输困难的影响,当地新玉米收购进度明显受阻,尤其是一些深加工企业主动上调收购价后其收购量仍难以满足每日正常生产量,同时部分农户惜售心理再次显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多数地区新玉米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少数地区振荡风险正在加大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各地普降大雪,新粮上市步伐放缓
据气象部门消息显示,11月19日至20日,东北地区出现入冬以来第一场明显降雪天气,吉林大部、辽宁中东部地区普降中到大雪,其中吉林省长春、吉林市等9个市县出现大雪,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吉林舒兰、辽宁凤城、丹东地区日降雪量分别为15.5毫米、10毫米、12毫米;长春、舒兰地区积雪深度达到10-17%厘米;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和南部气温普遍下降4-8度,部地区降温幅度在10度以上,降雪致使道路出现了结冰和积雪现象,极大阻碍了当地新粮的上市步伐。
市场缺乏方向性指引,东北深加工企业提价效果不明显
据了解,尽管日前东北一些深加工企业,如吉林公主岭黄龙淀粉、中粮生化及松原赛力事达新玉米挂牌价均上调了30元/吨,但每日收购量与前期相比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降幅在50%以上。由于当前部分加工企业原料库存仍显紧张,预计近日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仍有上调的空间。根据天气预报显示,在未来一周里,东北部分地区仍有较大的降雪天气,预计新玉米上市量将呈区域性明显差异。值得市场注意的是,受农户惜售及市场缺乏明确方向的影响,目前黑龙江多数地区玉米价格与周边产区相比明显处于偏低水平,后期可能会出现一轮补涨行情。
华北玉米连续大涨,继续拉动东北市场行情走强
近期,以山东为首的华北玉米价格可谓是连创新高,尽管如此,当地农户售粮数量仍未出现同步大幅增长。由于眼下当地供需双方库存水平呈明显不对称状态(农户掌握60-80%的玉米货源,而多数用粮企业基本是零库存),因此买方市场氛围较浓,尤其是眼下仍有一些产区玉米价格与周边地区相比属于明显的价格洼地,近日补涨空间可期。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里,华北部分产区将出现小到中雪雨天气,可能会对当地新粮收购价产生一定的向上推动力。目前山东一些淀粉企业挂牌价已破1900元/吨,市场高位回落风险谨防。
综合分析,在供需区域性失衡有所加剧的形势下,近期东北产区玉米收购价仍有望继续上扬,但一些地区市场风险已处于偏高水平,尤其是后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值得市场密切关注。目前南方部分销区玉米价格已登上了2000元/吨的高位,明显抑制了当地市场需求,若后期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话,再加上市场相关心理的影响,个别地区玉米价格可能出现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