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周评:价格持续弱势

2007-07-17 10:282970
本周(7月7日-7月13日),国内玉米市场继续受到需求低迷拖累,价格弱势走低。其中,产区玉米价格稳中有跌,贸易商销售心理存在一定差异,一些中、小型贸易商出售意愿在不断增强,而大型贸易商和粮库的销售积极性则显得偏弱。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继续小幅下跌。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也有所趋弱。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将面临下行压力。      
  一周要闻回顾:       
  ★大旱之后吉林省又露涝象       
  6月底以来,吉林省持续降雨,在上月严重旱情彻底解除的同时,涝象又开始显现。自6月27日开始,吉林省结束夏旱,开始持续降雨天气,至目前,各地大雨小雨不断。由于降雨过多,吉林省中部及南部已经出现涝象,后期玉米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深加工企业库存将满 改变收购策略       
  目前长春大成、公主岭黄龙公司玉米库存基本可维持到新粮上市,企业的收购方式为有人送即要,无人送也不调价,两企业近期日收购量普遍在数十吨及百余吨上下。赛力事达公司与预计库存仍差3-4万吨左右,但由于当地卖粮者依旧踊跃,将收购价格下调10元/吨至1440元/吨,日收购量仍可在千吨上下。      
  ★USDA:07/08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上调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7/08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48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200万吨,比上年调整后的产量数据1.45亿吨高出300万吨,这是由于播种面积大幅提高。今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达到创纪录的278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0万公顷。不过玉米单产预计为5.32吨/公顷,略低于上年创纪录的水平。      
  ★吉林省仅2%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       
  作为中国第一大玉米主产省,尽管吉林省近年来玉米加工能力提升很快,但真正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仅占玉米产量的2%,绝大部分玉米仍然转化成了食品类。专家认为,这不会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吉林省粮食总产达到272亿公斤,实际加工量为130亿公斤,玉米产量193亿公斤,实际加工80亿公斤,其中用于加工食品、淀粉和饲料占玉米加工总量的71.8%。      
  ★2007/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调高1120万吨       
  据美国田纳西州曼菲斯城的著名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的7月份世界农业供需数据显示,全球新季玉米产量可能比先前预期高出了1120万吨,原因在于美国玉米产量和中国玉米产量提高。Informa预计2007/08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7.985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期为7.873吨,上年为6.997亿吨。      
  ★需求激增,美国玉米触底反弹       
  截至7月6日的一周,全球玉米市场涨跌互现,中国玉米价格继续下跌,而美国玉米期货在经过数周的大幅下跌后,在最终用户需求激增的支持下,出现了企稳迹象。周线图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近期玉米合约比一周前每吨上涨0.6美元,美湾玉米现货报价上涨6.3美元。欧洲玉米价格和一周前持平,阿根廷玉米出口报价上涨1美元,大连玉米期货收低3.9美元。      
  市场分析预测:      
  ★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下跌       
  本周,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稳中有跌,其中,东北地区玉米小幅回调后农户基本停止销售剩下的玉米。辽宁地区农户手中的库存所剩无几,吉林次之。黑龙江地区农户玉米相对偏多。华北地区从目前情况看,从东北地区发运价格差不合理。当地使用小麦的量偏少,部分贸易商及饲料企业有囤货的迹象。所以才出现和东北价格倒挂的现象。销区玉米受制于运输瓶颈及饲料需求不理想两项较量,玉米市场回落空间有限。目前各方面利空压力纷纷向玉米市场袭来,价格上涨势头受到遏制。一方面产区存粮较多,加上国有粮库玉米集中出库,市场潜在供给压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明显;另一方面深加工及养殖饲料企业采购力度减弱,部分产销区小麦替代玉米现象普遍发生,使得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同时期货玉米价格持续下跌,虽然并未使现货价格明显跟进,但对市场人气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而出口方面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似乎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更加值得市场关注前段时间东北产区出现旱情,给玉米市场增添了少许活力,但是并未在玉米市场掀起波澜,目前受持续多雨天气影响,产区旱情基本得以缓解,新季玉米产量仍有望提高,在以上种种因素作用下的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上行步履显得更加艰难,预计短期内稳中伴有振荡下行将会是国内玉米价格运行的主基调。后期市场需求状况是否能扮演救市主的角色以及新季玉米生长情况将值得我们关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