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市场弱势特征明显价格回落步伐加快

2007-07-19 10:572780
7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时常伴有一个声音传来――价格回落,即无论产销区玉米市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调迹象,具体表现为:东北产区贸易商出货意愿强烈,深加工企业收购态度平和,玉米收购价格大多下跌;南北港口及销区仍显弱势走低,唯独关内产区玉米市场受区域性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价格保持相对平稳。目前,正值国内玉米市场青黄不接时期,国内玉米价格缘何出现回调?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前期市场利好因素已经释放完毕,而随之出现的利空压力正在发挥作用,国内玉米市场弱势下探特征趋于明显,价格回落步伐也有所加快。
    
  东北产区购销市场较为清淡,玉米市场价格跌势渐成主流     
  近日,东北产区阴雨天气较多,玉米市场购销活动较为清淡,农户及贸易商出售意愿强烈,而深加工企业库存充裕,收积积极性不高,纷纷下调收购价格。据了解,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松原赛力事达玉米收购价格小幅下调,三等以内14%水分玉米挂牌价格每吨(下同)为1430元,较上周下调10元,日收购量在500吨左右;长春大成公司也将1500元收购价格降至1450元,黄龙公司目前收购价对外仍是1470元,但由于库存已够基本停收,货源由代收代储粮库供应;吉林省辽源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出现下调。其中东丰县内中小粮库14%水分挂牌价格在1400元,较周初下调40元;黑龙江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收购价格为1380元,与上周五平,日平均购入量400吨左右;辽宁沈阳地区14%水分玉米约1520元/吨;鞍山地区玉米入厂价格1520-1530元,平稳。当地采购商采购黑龙江省玉米量增多。据悉,辽宁北部部分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已经出现1490元/吨。贸易商出货意愿强。     
  区域供给不足现象稍有显现,关内产区玉米价格相对平稳     
  目前,相对于其它产销区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关内产区价格始终保持相对平稳,仅个别市场受东北玉米到货增多影响略有走低,整体走势明显强于东北产区。并且关内粮商对市场的看跌心态也明显弱于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当地供应缺口放大。据了解,目前山东德州地区、聊城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每吨(下同)1610元,平稳;河北南部汽运玉米发运至山东车板价格1580-1600元;东北地区玉米到山东站台价格1590-1600元,较上周回落10―20元;河南开封地区站台价格为1580元,14%水分,多来自东北地区,霉变率在2%以下;郑州地区中等玉米站台价1540元/吨左右。平稳。据了解,饲料企业仍习惯使用玉米。面粉企业近期采购小麦量相对偏多。预计短期河南玉米平稳为主。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弱势分化,销区需求低迷玉米价格续跌     
  由于北方港口玉米有下跌的预期,部分贸易商开始平仓,另外,近期北方港口粮食运费价格均出现上调,一方面是受到南方能源运输量上调的挤占,贸易商心理已经转变,开始销售玉米,目前大连港内质量最好玉米平仓价每吨(下同)仍在1530-1540元;而广东玉米市场成交不好,但价格依然坚挺。港内一等玉米成交价仍在1700元,而容重690左右的玉米港内成交价在1650-1670元,而质量偏差有部分发热玉米成交价1580元以下。目前深圳三个港口玉米库存在20万吨左右。预计后期质好玉米价格仍将保持坚挺,中等及偏差粮价格仍有趋弱倾向;近日,南方销区降水量增多,市场需求仍旧低迷,部分质量差玉米出现回调。其中广西和四川地区玉米价格下降明显。当地饲料企业采购小麦量增多。四川地区普通玉米到站价格1670元,较前期下跌了20-30元。东北地区玉米出库价格下跌20元。     
  农户玉米霉变情况较为严重,用粮企业纷纷调低收购价格     
  据了解,近日受阴雨天气较多以及储存不佳等因素影响,东北产区农户玉米霉变情况较为严重,普遍霉变在3-6%,玉米质量不好,用粮企业控制较为严格,纷纷下调收购价格,玉米质量价差也有所扩大,其中吉林长春大成公司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为1500元,国标三等挂牌价格为1490元,而实际成交价格集中在1420元上下,成交很少,最高成交价格也1440元,目前价格已经较6月初低10元―20元,农民对此很是无奈。同时,目前东北产区部分大型深加工企业库存仍较为充裕,收购竞争压力基本解除,同时受资金及仓容保管等条件限制,收购积极性不高,在调低收购价格的同时,收购数量也有所下滑。据悉,另外,由于价格较低,个体粮贩没有利润,因此散粮收购十分清淡。     
  贸易商及农户出售意愿强烈,市场供给增加压制价格上行     
  近期,东北产区降雨频繁,霉粮增多,储存出现困难,农户卖粮积极性提高,因此惜售氛围渐渐瓦解。同时随着市场利空消息的传来,贸易商销售心态有所动摇,大部分对后市看涨心理开始减弱,惜售心理趋于理智,并采取缓步降价方式进行销售。据了解,受国内玉米期现价格全面回落及对后市的强烈悲观态度影响,北方港口贸易商对已有玉米库存开始采取全面倾销,对于价格严重倒挂给利润造成的损失已无暇顾及,为的是以避免后期可能造成的更大亏损。此外,9月份之前国有粮库会有玉米出库,加之资金还贷压力存在,贸易商需要在新玉米收获前售粮,因此市场压力依然明显,国内玉米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售粮高峰,对其价格将产生一定打压作用。     
  肉价上涨难推玉米价格反弹,饲料需求恢复状况不尽人意     
  今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在5月初和7月初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上涨,截止到目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为18.57元。猪肉价格再次上涨,充分说明生猪供应减少,后期国内饲料需求恢复状况可能不尽人意。另外,我国华东及华南很多地区均再度出现较为严重的蓝耳病疫情,当地生猪死亡率也普遍较高,一般散养户死亡率均达到20-50%左右,各地存栏率迅速下降,补栏积极性大幅下滑,加上南方诸多企业已用小麦替代玉米,使玉米饲用更显疲软;此外,虽然目前多数水产养殖已开始逐步转入旺季,不过不少地区水产饲料需求增长仍相对不快,并且不少地区水产养殖恢复不如上年,一般饲料企业备货量仍只有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难以对玉米价格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玉米期现价格倒挂现象明显,港口玉米价格走低可能较大     
  近日,玉米期货价格跌跌不休,与昔日农产品牛市行情形成鲜明对比。除了中美等玉米主产国扩大种植面积的压力之外,国际和国内玉米产区的天气变化也对玉米生长比较有利,而国内严格限制玉米燃料乙醇和深加工项目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多头的信心与玉米价格上涨想象空间,同时国内生猪养殖业复苏势头缓慢也将玉米期货推向了下跌境地。作为玉米现货市场的引导者,大商所玉米主力0801合约自5月22日以后已经从每吨(下同)1750元附近跌至目前1500元附近。而目前大连港口玉米平仓价格在1530―1540元,不难看出上述价格已经低于目前港口同等质量现货成本,并与玉米现货价格形成倒挂,这给现货价格带来下行压力,特别是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存量超过百万吨,新到玉米已经没有仓容存放,而产区贸易商外销积极性不断增强,预计后期北方港口玉米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性较大。     
  旱情缓解生长进入关键时期,南方产区洪涝灾害引人关注     
  进入7月份以来的两场降雨,已使东北旱情得到有效缓解。据了解,目前东北春播玉米长势良好,并未受到前期干旱的影响。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夏播玉米产区的洪涝灾害。特别是上周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因降水过多,部分地区出现受灾情况,据了解,截至7月12日统计,2007年以来,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5500千公顷。个别地区因暴雨出现洪涝灾害,不利于玉米生长,但是影响范围有限。如果后期天气良好,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创新高的可能性较大,而且7月份的天气对于作物生长更为关键,后期市场关注焦点将集中在产区玉米生长情况上来。     
  利空因素释放淋漓尽致,国内玉米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矛盾逐渐显现,市场利空因素释放淋漓尽致,一方面农户及贸易商出售意愿强烈,加上国有粮库玉米集中出库,市场潜在供给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深加工及养殖饲料企业采购力度减弱,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同时期货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给现货价格带来一定下行压力,而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我国玉米出口16万吨,1~6月玉米出口总量为367万吨,同比增长61.8%。根据掌握的情况,7、8月份玉米出口仍可较6月份增加,不过目前的玉米出口形势仍难改东北地区玉米供应充足、价格面临回落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出口数量相对于庞大的供应总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并且未来玉米出口前景不甚乐观;另外产区旱情基本得以缓解,虽然南方洪涝灾害天气对玉长带来一定影响,但范围相对有限,新季玉米产量仍有望提高,在以上种种因素作用下的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继续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市场这种弱势下探特征将愈加明显,预计振荡下行将会是后期国内玉米价格运行的主基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