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玉米价格将会保持强势运行

2007-06-15 11:142780
步入2007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涨势趋缓,但整体依然处于强势振荡,目前市场仍处于多空博弈时期,多空因素交织,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从长期来看,玉米在新粮上市前将继续保持强势并有望振荡上行。
  一、全球供求状况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5月份月度报告显示:美国饲粮产量大幅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及产量创记录。尽管饲粮产量创记录,但美国饲粮库存量将仅增加1%。预测美国2007/2008年度玉米产量为125亿蒲式耳,年比增加18%。种植面积是基于3月份种植意向报告预测的数据。预测玉米亩产为150.3蒲式耳,尽管玉米结转库存较2006/2007年度减少10亿蒲式耳,但预测2007/2008年度玉米总供应量仍将达到创记录的134亿蒲式耳,较本年度增加7%。
  尽管饲用和出口量减少,但由于用于乙醇生产的需求将增加58%,预测美国2007/2008年度玉米总需求量将大幅增加。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需求量首次超过出口量,预测需求量将达到34亿蒲式耳,反映出乙醇生产能力持续扩张和乙醇生产商利润不断增长的状况。尽管活猪和禽类饲养量增加,但预测玉米饲用和调整用量为57亿蒲式耳,年比减少3%。乙醇生产造成蒸馏谷物和其他非谷物饲料供应量的增加将导致玉米饲用需求的减少。由于乙醇生产需求强劲使得美国玉米价格高涨,加之南美玉米产量创记录,这些都为进口商提供了替代,预测美国玉米出口量为19.75亿蒲式耳,年比减少10%。尽管产量创记录,但大幅增加的需求和减少的结转库存将使美国2007/2008年度玉米年终库存仍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预测库存量为9.47亿蒲式耳,低于市场平均预测的10.58亿蒲式耳。预测2007/2008年度美国玉米农场平均季节平均价格为3.10?3.70美元/蒲式耳,本年度为3?3.20美元/蒲式耳。
  预测全球2007/2008年度粗粮产量为创记录的11亿吨,年比增加8%,其中美国玉米产量增加将占产量增加的较大份额。不过,预计阿根廷和巴西2007/2008年度玉米产量也将创记录。加拿大、中国、前苏联12国、印度、墨西哥和其他几个国家的玉米产量也将增加。预测澳大利亚大麦产量将增加。尽管全球粗粮产量增加,但结转库存减少及消费量增加将使得全球年终库存量年比减少3%。 
  二、中国玉米市场供求情况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2007年5月9日发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玉米产量预估1.47亿吨。2006/200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760万公顷,较上年度的2693万公顷增加67万公顷,增幅2.50%。在天气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700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较上年14548万吨增长152万吨,增幅1.04%。但国内的玉米消费量也继续增长,预计达到1.48亿吨。库存水平继续下降到2596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7.5%。
  三、玉米市场未来趋势展望 
  生物燃料稳步增长,全球供需持续偏紧。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全球食品问题中心认为,生产生物燃料会耗费太多的土地。只有美国和欧洲停止使用生物燃料乙醇代替汽油,世界的粮食和食品价格才会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说,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已经导致玉米和大豆(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两种主要农作物)价格的上升和石油价格的变化。
  目前美国已经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这些厂家将耗费大约1.3亿吨的玉米,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印度已有9个州和3个地区下令使用调和5%乙醇的汽油。菲律宾政府通过法案,计划用生物乙醇逐渐替代汽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泰国能源部也决定从2008年起,在销售的91号汽油中掺入10%乙醇。工业用玉米消耗量大幅增加,将使本来就处于较低水平的库存量进一步减少。
  目前美国玉米期价整体在400美分以下振荡整理,但从现在美国的天气情况看,后期玉米价格很有可能再次站到400美分之上。目前美国玉米带东部干燥现象越来越令人担心,预测未来一周至10天俄亥俄和印第安那部分产区旱情将加剧,伊利诺斯北部天气也干燥。此外,一些天气模型显示未来6?10天中西部、东部将出现高压天气,这将使产区保持干燥。另外,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组织(NOAA)天气预测称拉妮娜天气现象将在未来1?3个月内形成,这将造成中西部产区夏季炎热干燥。美国天气炎热干燥将引发新一轮玉米基金买盘涌现,期价有望重新回到400美分以上,挑战前期高点。
  国际玉米价格持续走高,这将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拉动作用,而且国内玉米价格也存在着长期上涨潜力。
  从产量方面来看,国内由于可耕地资源的限制,玉米播种面积增幅有限,后期天气状况将主导产量。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预测,2007年中国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常年重。“五一”期间,东北大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正是玉米发芽、出苗的时间,势必会对玉米长势造成影响。去年冬季,东北及华北地区气温普遍高于常年,预计今年的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会高于往年。总体来看,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比去年增长2.50%,但玉米产量是否也会增加还是个未知数。
  从消费需求来分析,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超规模发展,东北玉米就地转化能力仍将强劲增长,随着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能力的迅速扩张,未来5年之内预计东北玉米外销能力将会明显降低。
  从饲料消费情况来看,近年来,由于疫情频繁发生、原料价格上涨,养殖业规模大幅缩水,国内饲料业连受重创,生猪存栏数量减少,猪饲料生产受到较大影响,玉米主流需求市场大打折扣。
  但是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物价水平持续升温,国内猪肉平均价格稳步走高,尤其是近期国内猪肉价格飞速上涨,这必将刺激养殖业迅速恢复。自3月中下旬开始,我国仔猪、苗禽供应量较前期小幅增加,禽类饲料消耗有所增加,但生猪市场正处于产仔期,补栏量大幅增加还需时日,本月猪粮比价5.86∶1,比上月上升了0.07个点,连续8个月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点。可观的市场利润促使养殖户试图通过增加养殖数量提高收入弥补前期疫情损失,进而开始大量采购饲料以备不时之需。按禽类的生长周期计算,禽类彻底恢复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种猪彻底恢复需要两年的时间,所以国内养殖业的整体恢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将长期支持国内饲料消费状况好转。
  目前来看农民玉米存量减少,看好后市存货待涨。随着产区玉米进一步消耗,农民玉米存量继续减少,惜售心理明显增强,玉米上市量将逐渐趋于减少,而南方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相对偏低。
  在新玉米收割前国内玉米市场慢牛行情将逐步显现,玉米价格在今年新玉米上市前将振荡走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