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7年9月中国进口啤酒6.9362万千升,同比增长了28.9%;金额为4.9738亿元,同比增长了28.5%。2017年1月~9月,中国进口啤酒53.8931万千升,同比增长了5.2%;金额为37.7923亿元,同比增长了9.4%。虽然8月进口啤酒数量同比下滑18.4%,金额同比下滑12.5%,但9月进口啤酒量、额又重新上涨。
一名国产啤酒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称,随着进口啤酒市场的急剧膨胀发展,市场出现良莠不齐、鸡犬升天的现象:“以前进口啤酒的量比较少,没有清库存的压力,现在压力变大;一般啤酒从生产到销售端至少需要3个月,保质期又短,需要用促销来消化库存;另一方面,解决良莠不齐也导致周转要求比较高,商家须通过价格优势来加快周转。”
疑问:
进口啤酒市场份额能超5%?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随着进入中国的外国啤酒品牌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内部竞争开始激烈起来,必然导致降低售价、降低利润,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国产啤酒发力打造中高端啤酒,整个进口啤酒受到来自国产啤酒的竞争和打压,不得不调整自己、降低价格。
朱丹蓬称,“以前进口啤酒很暴利,一瓶进口啤酒动辄三四十元,单瓶利润高,但没有规模效应,现在利润低了,一瓶价格就十几二十元,但形成规模效应,总体利润不低。”
“经销商为了获得利润,会以更优于国产啤酒的价格来销售,保证周转率高于国产啤酒。”一名啤酒商告诉记者,进口啤酒以前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刺激消费,目前文化吸引力降低了,就需实质的优惠来刺激消费了。
尽管前3个季度进口啤酒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升至2%~3%,业内预测未来或升至5%左右,但更多迹象显示其销售已经逐渐接近上限。业内人士称:“几乎所有国家的啤酒产品都是以本土化为主,进口啤酒只能是市场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