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地调查,早稻生育期内,全国大部地区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利于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早稻单产比上年增加。
早稻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双季稻地区改种一季稻。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影响,安徽、湖南、湖北等省部分双季稻种植区季节性改种一季稻的现象明显。二是比较效益下降。2017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每斤分别较上年下调0.06元、0.04元、0.10元,广西、江西、福建等部分地区农户改种西瓜、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三是政策导向作用显现。2017年湖南长株潭重金属超标污染区实施休耕,水稻面积有所减少。(来源:农业部发展计划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