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玉米市场总体仍旧平稳,部分地区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
观察后期的玉米市场,笔者认为,在新老玉米交替、市场承上启下的季节内,市场供给略显偏紧,短期玉米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的动能。但由于9月份"老粮"拍卖和新粮上市前景的预期影响,价格上涨空间也相对有限。
1、产区市场玉米货源有限,市场供给有偏紧迹象。
目前市场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老玉米供给量减少,南方新玉米上是对市场影响不大,而华北、东北产区新玉米上市还有一段时间,在市场承上启下的季节,玉米供给偏紧的现象将会显现。据悉,目前辽宁地区有饲料商反映当地玉米供应数量较充足,饲料生产企业也是随用随购,很少大量购买及储存;而从黑龙江一些贸易商反映,当地玉米供应数量偏紧,且新玉米上市要等到11月初,因此其挂牌收购价格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另外有饲料加工企业反映吉林地区玉米由于供应偏紧,价格也有上涨趋势。国内总体来看是东北地区货源供应量下降,而华北地区农户基本已售出,储备企业的玉米出库要采用拍卖的方式,目前国内玉米供应量已经显现偏紧迹象。
2、畜禽养殖逐步回暖,饲料消费有望增加。
农业部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与上月相比,7月份生猪、家禽产品上涨。其中,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1.06元/公斤,环比上涨4.5%;活猪平均价格为6.47元/公斤,环比上涨6.4%。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5.72元,环比上涨1.2%;活鸡和西装鸡平均价格分别为9.83元和9.82元,环比分别上涨2.7%和3.2%。养殖业信心提高,畜禽补栏开始恢复,饲料销售量出现回升态势。预计进入9月份后,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高峰的临近,对生猪和家禽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也将继续增加,并有望带动对玉米饲料的消费。
3、"老粮"拍卖和新粮上市的前景预期,将会限制玉米短期内的价格反弹空间。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8月预测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42亿吨,较上年增长263万吨,增幅1.9%。预计2006年玉米需求料增加3.5%,达到1.415亿吨,高于2005年的1.367亿吨。国家农业部公布的7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报告也显示,预计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和总消费将保持同步增长,供给略大于需求,库存稳中有增。另外,9月份
近邻将举行"老粮"拍卖活动,而且数量较大,有关人士估计至少200万吨。由于2月份购买"老粮"者损失严重,"老粮"处理利好影响成份减弱。"老粮"拍卖和新粮上市的前景预期,将会限制玉米短期内的价格反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