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渴了,北江干了,农田裂了……广东旱情告急!今年8月份以来,广东省内的降雨量减少,四大流域北江、西江、东江和韩江流域的平均流量减少,部分地区陆续出现旱情或旱象,多个城市农作物受旱严重,部分城市的居民用水受到影响。灾情严重的粤北还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的严重旱情。
记者昨日深入旱情最为严重的韶关市各地区,得知目前水稻受灾最严重。当地估计,今年部分县区的晚稻减产将不可避免,但对全市的粮食产量影响不大,估计对粮食价格不会造成太大冲击。
韶关的旱象,目前暂时只出现在郊外,由于武江水量比较充足,韶关市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受灾严重的是仁化等几个县,许多农户都减产50%以上,有些甚至减产90%。
韶关仁化县周田镇的1800多亩稻田中,有约1000亩受灾,其中绝收的达到160多亩,几乎是整个周田镇的十分之一。在受灾最严重的鸡龙村,村道两旁大部分的稻田都龟裂了,禾苗已经枯死。邻近浈江河的地区,农户正在收割稻田,但稻穗均不饱满。村民熊文贵说,这些田的产量非常低,他家7亩多的稻田,才收割了1500斤稻谷,而去年,这7亩多稻田能产9000多斤。村民饶伯也叹着气说,去年他家5亩农田收获6000多斤稻谷,除去自己使用的,还能有4000多斤拿去卖,仅此一项他收入了5000多元,但今年,“只实收800多斤”。
韶关市农业局办公室刘主任告诉记者,今年旱灾直接让一些地区的稻谷减产甚至绝收了,这些地区晚稻减产将不可避免。不过,由于韶关大部分产粮区的供水还是比较充足,产量也比较稳定,因此部分减产对全市的粮食产量影响不大,所以预计明年粮食市场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水库已见底抽水成本高
韶关仁化县鸡龙村农田已无水灌溉
鸡龙村村后有两座水库,它们是鸡龙村的主要水源。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一个水库旁。这个容积8万立方米的水库不但已经见底,而且底部已经龟裂。另一个水库尚存一点点水,但水面低于水库出水涵洞,无法引出。但就这一点水也是宝,据周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计划把涵洞炸开,好让剩下的水流能流出来。
据许俊华副镇长介绍,离村道2公里外有一条浈江河,前两个月水稻抽穗时,政府向农民提供抽水机,从浈江河经过三级抽水,灌溉了一些农田。但这个三级抽水最远只能到达进村村道的右边农田,村道左边更大一块区域的农田抽水成本太高,村民只好放弃了。
打井百米深仍未见水源
村民生活用水受到威胁
鸡龙村老支书饶福雄出生在1954年,那年当地也发生了旱灾,
粮食减产。他的出生使困窘的家庭多了一张嘴吃饭,因此他被人起了个外号叫"旱古"(客家话"古",意即广州话"仔")。
饶福雄说,他出生后就再也没遇到过那样的旱灾,直到今年,没想到今年的灾情比1954年更加严重。"看看今年村里有谁家孩子出生,我这个外号有继承人了。"他苦笑着说。饶福雄告诉记者,两个月前,韶赣铁路大伯岭隧道进场施工,施工队自己打井取水,用专业工具打了三口过百米的深井,都没有水,最后只好到山下一处离浈江河较近的地方打井,也足足打了百多米才有水。
村民们平日用作生活用水的蓄水池,4个水龙头只有一个能流出水。"不少村民都是在凌晨4时左右或者深夜就过来装水,装一桶水要十多分钟,常要排队。"老支书说,有不少村民还从浈江河挑水用。
昨日降雨粤北没份
全省5.39万人饮水受影响,逾83.25万亩作物受旱
尽管昨日珠三角和粤西地区普降中雨,但旱情严重的粤北地区基本无雨,粤东地区也只有部分市县下了小雨,致使粤北旱情依然严重。据省防总的最新旱情统计,目前全省有5.39万群众饮用水受影响,逾83.25万亩农作物受旱。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4月1日至10月18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12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6.6%,粤北、粤东更偏少三到五成。尤其是5月份以来,广东降水之持续偏少可谓历史罕见。近1个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只有44.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多,而且这一情况还将持续整个十月。
广东的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全省32座最重要的控制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为118.2亿立方米,比特大干旱年份的2004年同期相比还减少了7000万立方米。
目前正值广东各地晚稻处于灌浆-乳熟期,其他夏种农作物也进入生育盛期,需水量明显增大。这就使中旱和重旱的粤东、北部分地区晚稻减产或绝收。
据统计,旱情相对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韶关的翁源、曲江、仁化,汕头的南澳、潮阳等地。省防总的最新旱情显示,目前全省有5.39万群众饮用水受影响,主要分布在潮州、梅州、韶关、惠州和河源等市;逾83.25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重旱10.59万亩、干枯1.16万亩。而广州郊区从化,干旱天气已造成38894亩农田受旱,部分禾苗已出现干枯现象。
人工增雨方案正在制定
昨日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向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汇报了旱情发展情况,并提出受部分区域的天气情况
有利于人工增雨。李容根要求,旱区一旦有作业条件就要及时实施区域性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
据悉,目前粤东、粤北地区气象部门正组织筹备人工增雨作业,制定增雨作业方案。
持续的旱情导致广州各地10万亩农田受灾,上游的水库入不敷出,已对广州的用电和周边城市的取水造成了影响。
广州10万亩农田受灾
记者从市三防办获悉,截至10月20日,广州共有101032亩农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从化部分高地农田经极力抗旱也无法缓解旱情,如果继续无雨,这些农田将会出现严重欠收。
另外,增城从今年9月中下旬出现旱情至今,受影响最大的是派潭镇。当地农田离水库较远,目前保守估计农作物将减产两成。增城三防办已派出了14台水泵上山供水,以帮助农作物渡过难关。
市三防介绍,广州市水稻目前正处于黄熟期,用水高峰期已过,但今年秋冬降雨量偏少二至三成,而冬季作物主要以蔬菜、水果为主,用水频率高,所以也会受到影响。不过,从目前区、县水库蓄水量的情况看,可基本满足秋冬用水需求。
全省未来三天天气
今日 粤西大部和珠江三角洲西部沿海阴天,有小到中雨,其中粤西沿海局部有大雨到暴雨,珠江三角洲东部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我省其余大部分市县多云
明日 粤西沿海多云,局部有阵雨,其余地区晴天间多云
后天 全省晴天间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