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还原粮食背后的“价格推手”

2009-07-14 10:131760

国家粮食局信息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际粮价上涨20%以上,进口小麦、玉米、大豆价格都止跌回升,一度低迷的国际粮价步入上升轨道。受此影响,国内粮价与去年同比上涨10%―15%左右。

                    
                    每次粮价变动的背后,都有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价格推手”在起作用。今年新一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与去年有何不同?粮价上涨会不会推高国内的CPI?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还原粮食背后的那只“价格推手”。

                    
                    石油、农产品、铁矿石、有色金属“四大金刚”价格关联度高,一种上涨便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同样是涨价,特点有不同。”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著名粮食专家李全根介绍,石油、农产品、铁矿石、有色金属被并称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四大金刚”,相互之间价格变动有关联,任何一种商品价格变动,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年初到现在,短短半年时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约60%,铁矿石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约40%,而粮食价格上涨约20%,“粮价的上涨幅度分别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和一半,属恢复性的上涨,与去年农产品一倍甚至两倍价格飙升相比,显得更为温和”。

                    
                    造成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又受人口增加、播种面积增减、自然灾害、粮食库存、生物能源转化、膳食结构等因素制约。如发达国家膳食结构主要是肉禽蛋奶,发展中国家膳食结构主要是大米、小麦和玉米等,前者人均粮食消费量远远高于后者。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际热钱投机炒作也会抬高粮价。例如去年,国际石油价格从每桶50美元上升至147美元,泰国香米价格从每吨400美元上升至1000美元,高得离谱的油价、粮价,就是典型的投机行为所致,这样的价格就是“虚高”。

                    
                    “今年这一轮粮价上涨,‘虚高’成份少一些,更多反映的是真实供求关系。”李全根表示,国际粮价上涨还受一个因素影响,我国进口粮食靠海运,随着国际经济逐步回暖,权威反映海运价格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从去年12月最低的900多点,目前已近2000点,海运价格的回升,也会在粮价上得到体现。

                    
                    国内粮价采取“顺价销售”政策,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导致国内粮价上涨
                    
                    再看国内粮价。与石油、铁矿石一半需求靠进口不同,我国粮食供给90%立足国内。“进口只占10%左右。”市粮食局储备调控处处长周浩东坦言,国际粮价从去年3月最高点到年底最低点,走出一波前高后低的行情,由于我国粮食自给率高,对外依存度低,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影响不像石油、铁矿石那样敏感,冲击力相对小一些。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了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涨幅10%―13%。同时,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民卖粮难,在正常储备情况下,又出台了临时收储5800万吨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效应立马在收储企业身上得到验证。南京天悦集团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市最大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今年夏粮收购中,企业收购3万吨地产红小麦,每斤价格0.82―0.85元,比去年每斤高0.1―0.12元,再加上去年临时收储5万吨粳稻,该集团库存粮食有8万吨。“天悦”董事长赵家福说,不管是正常储备还是临时储备,国家采取的都是“顺价销售”原则,也就是说,粮食价格包括:粮食进库成本,加上保管、仓储、装卸、物流等相关费用,不能亏损销售。这批粮食出库“顺价销售”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我市60%粮食依靠外调粮、进口粮,市民明显感觉“粮袋子”沉了
                    
                    南京作为全省最大粮食产量调入市,每年粮食消费量260万吨,其中60%粮食依靠外调粮、进口粮。国际、国内粮价上涨,必然第一时间传导给市民。

                    
                    此番粮价上涨,南京市民明显感觉“粮袋子”沉了。位于龙蟠路上的金润发超市大米货架前,家住解放南路的张玉兰大妈抱怨:“大米质量一般,价格却在涨,要吃好米,就得花更多的钱。”她告诉记者,她家常吃的东北大米,已从每斤1.5元涨到每斤1.8元,而袋装的东北大米已经涨到了每斤3元。记者发现,背街小巷小粮店出售的苏北散装大米价格,也从每斤1.2元涨到每斤1.41元。

                    
                    在解放路苏果社区店,散装的苏北大米价格是每斤1.59元,等级好一点的每斤1.73元。店里的理货员介绍,大米、面粉价格的确涨了,食用油价格一直很稳定。5月份食用油价格涨了一些,现在又回落了。

                    
                    作为“百价之首”,粮价上涨给物价上涨带来压力
                    
                    省物价局监测显示,上半年我省粮食价格稳步上涨。6月份,我省粳稻、红小麦、白小麦等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02.4元、83.7元和85.2元,比1月份上涨11.9%、5.3%和3%。特等粳米、特一面粉零售粮食价格为每500克1.84元和1.63元,比1月份上涨6.36%和1.87%。

                    
                    “如果把CPI比作金字塔的话,粮价就是金字塔的基座,被称为‘百价之首’。”市价格监测中心主任陈长才介绍,在我国CPI的商品构成和权重中,食品类商品权重占33.6%,决定着CPI运行的基本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一旦粮食价格上涨,就会向其他领域传导,带来物价上涨的压力。

                    
                    美国农业部一份预测报告显示,2008―2009年度世界粮食消费量为21.56亿吨,同比增加0.4亿吨,年度粮食库存3.44亿吨,低于国际公认的5.4亿吨储备安全线(3个月正常消费量)。李全根认为,国际粮价上涨肯定对国内粮价产生影响,而粮价上涨必然会推高国内CPI,但究竟能推高多少不好说。周浩东表示,国内粮食连续5年丰收,储备充裕,粮价上涨不会影响我市正常的粮食供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3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3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