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近八成,秋粮丰收已成定局,中稻和一季稻已收80%以上,晚稻已经开镰收割;四川稻谷收割工作基本完成,丰收成定局,收购工作已展开一段时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稻谷价格总体趋跌,四川稻谷市场多种因素交织。
一、国内稻谷价格总体趋跌
根据10月中旬监测显示,国内部分稻谷产区行情如下:安徽稻谷平均收购价中等中籼稻0.93元/斤,较10月上旬下跌0.006元/斤,跌幅0.65%;中等粳稻0.97元/50公斤,较10月上旬下跌0.01元/斤,跌幅1%。
湖北省荆州,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已从开秤时的0.95元/斤降至0.91元/斤,降幅达4.2%。
黑龙江佳木斯地区普通稻谷农户收购价格为0.83-0.84元/斤,收储企业及加工企业入库价格为0.85-0.87元/斤,较10月上旬下跌0.01元/斤。
二、四川稻谷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四川中籼稻自8月下旬上市以来,收购价格保持稳定,根据监测显示,10月中旬,四川大米加工企业、基层粮站稻谷收购价格普遍在0.86-0.90元/斤左右,但水分偏高,储备企业中等品质稻谷入库价格在0.90-0.96元/斤左右。
展望后市,四川稻谷价格将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利好因素分析:
(一)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支撑稻谷价格高位运行。2008年国内外物价大幅提高,煤、电、柴油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机耕、灌溉、农膜、种子等种稻物资费用进一步增加,据调查,2008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同比上升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超过35%,水稻平均种植成本比上年约上升了约28%。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提高了农民的售粮价格预期,增强了稻谷价格的上涨动力。
(二)政策支持。2008年,国家再次提高了最低收购价稻谷价格,中等品质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为0.79元/斤,为稻谷价格奠定了基础。另外,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国家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国家有望出台进一步的利好政策。
(三)四川政策粮补库需求旺盛。2008年,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动用了数十万吨的储备稻谷,省级储备粮规模也进一步增大,县级储备粮逐步建立,各级储备企业采购量将比往年大幅增加,有利于提高稻谷价格。
利空因素分析:
(一)国内及四川稻谷实现丰收,供给压力增大。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测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20万公顷,预计产量为18900万吨,较上年18603万吨增长297万吨,增幅1.6%,四川稻谷产量在大灾年实现丰收,稻谷市场供给压力增大,抑制稻谷价格上涨的作用明显。
(二)国际大米价格下跌,传导作用将显现。受全球经济形势暗淡,需求放慢影响,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已经跌至680美元,比1080美元/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下跌了400美元/吨,但仍是上年同期的两倍左右。10月1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糙米市场收盘大跌,其中11月合约下跌49美分,报收1637.50美分/英担;1月合约下跌49美分,报收1671美分/英担;3月合约下跌49美分,报收1702.50美分/英担。国际稻米价格的下跌将影响相关农副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国内稻米价格,抑制国内稻米价格上涨。
(三)物价回落,收购商入市谨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8月我国CPI指数由4月的8.5%回落到4.9%;有预计表明,2009年我国CPI将保持在4.5%左右,市场对稻谷价格预期开始降低,减弱了稻谷价格上涨动力。由于对稻谷价格后期走势难以把握,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入市谨慎,观望心理浓厚,降低了对稻谷的需求。
(四)大米价格持续低迷。根据有关监测表明,9月底,四川省每公斤标一籼米零售价格已回落到3.05元,同比降幅为0.29%,而稻谷价格同比上升了10%以上,“稻强米弱”现象明显,加工企业基本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综上所述,利好和利空因素交织,四川稻谷价格将以稳为主,但目前四川稻谷价格普遍低于南方省份价格,随着救灾大米的进一步消耗,大米行情有望转旺,储备企业的入市采购,不排除四川稻谷价格出现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