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拉动下和较好的天气配合下,东北产区稻谷将再获丰收。据预测:2008年东北三省稻谷产量将达到2830万吨,比上年增加177万吨,增幅6.7%。这是继去年粳稻大丰收之后的历史性大丰收。由于连年丰收东北粳稻库存压力较大,新产粳稻全面上市后价格下跌明显。
黑龙江五常地区9月中旬粳稻开称价为2100元/吨,10月上旬在新稻全面上市后,价格已跌到1800元/吨,下跌300元/吨。建三江地区中等稻谷贸易商上门收购价格已跌至1620-1640元/吨,价格直逼最低收购价。经过连续下跌,预计短期东北粳稻向下空间有限。
一是农户惜售心理逐渐抬头。由于今年农药化肥等种植成本大幅上涨,目前价格农户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少不多,鉴于上年的经验,农户惜售心理产生有其必然。
二是最低收购价具有一定的底部支撑能力。由于目前东北许多地区粳稻收购价格已逼近或低于托市价格,为保护农民利益,保护粮食生产,国家决不会坐视不管。从今年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以及东北稻谷市场行情低迷可以预计,今年托市收购预案可能率先在东北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实施将改变东北粳稻的供求关系,促使稻米价格回升。
三是东北稻米外运补贴政策可能再次实施。上半年实施的外运补贴政策和北粮南运政策实践证明对解决东北稻米销路效果良好,后期仍有望继续实施。不过在国家政策干预之前,东北地区稻米仍将延续低迷行情,但继续大幅走低的可能性已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