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早稻上市以后,市场收购价一路走高,最高达到100元/百斤,最后稳定在95元/百斤。现在,中晚稻也将陆续上市,其市场行情是否如早稻一样保持强劲?
今年又是丰收年
安徽省是国内中晚稻主产区之一,今年全省中晚稻种植面积约3072万亩,比去年增加了8万亩。记者从省内部分水稻主产区了解到,今年中晚稻的长势普遍好于往年。
芜湖县预计单季稻单产将达到550公斤左右。无为县中晚籼稻种植面积41.2万亩,比上年增加了1.05万亩。黄山市农委信息科陈国兴告诉记者,黄山市61万亩中晚稻的长势也好于去年,今年中稻单产比去年的500公斤/亩有所增加。省农委农业局王林告诉记者,从目前已收割地区看,一季稻的平均单产可能超过去年的434公斤,双晚稻的长势也胜于往年。
种植成本继续抬高
由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粮食种植成本也相应增加。无为县红庙镇徐岗村的吴应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我种了600多亩粳稻,每亩种植成本达到了820多元,而去年只有700元/亩。如果今年粳稻市场价在100元/百斤,每亩毛收益只有100多元,和去年持平。”
芜湖县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向阳在芜湖县调查发现,今年单季稻亩成本(含用工)投入796元,较上年亩均投入619.52元,增加176.48元,增幅28.49%。其中,物化亩均投入326元,较上年增加166.48元,增幅104.36%。物化投入的增加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推动成本上升。他认为,生产成本的增加将强力支撑今年中籼稻收购价的高开。
粮农惜售心理加剧
无为县粮食局杨跃华对记者说:近几年粮食收购期间,收购价格呈上升趋势,部分农户感觉粮食早卖吃了亏;特别是今年种植成本增长过快,而粮价上涨相对滞后,种粮效益明显下降,农户强烈的惜售心理不可避免。
胡向阳调查发现,在2004年―2007年期间,单季稻亩净利润以2004年最高,是382.68元,之后便呈下降趋势。他算了一笔账,今年以单产550公斤,每50公斤出售价105元计算,亩净利359元,仍比2004年低23.68元;若出售价110元,扣除成本,亩净利414元,比2004年略高31.32元。因此,中、晚稻农民期望的收购价应在110元上下徘徊。
收购市场竞争激烈
“如果国家粮食储备库加大轮换量,中晚稻市场的收购价就有可能继续上扬。
”无为县粮食局杨跃华说,各级储备库以中晚籼、粳稻为主。滁州市粮食局计划调控科科长杨业春介绍,苏浙沪地区储备库在滁州粮区的采购量可能比去年增加,采购商为争夺有限的粮源必然展开竞争。
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多渠道、多元化的收购格局已经形成。杨跃华认为,今年收购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同时主销区的渗入,必将加大收购粮源的难度。胡向阳对记者说,在芜湖县有近60家国有、民营和个体工商户参与收购,这其中还不包括粮食经纪人到户收购,粮食经营企业与农民将展开博弈,收购拉锯战将持续到春节以前。
今年价格依然高开
滁州市粮食局杨业春认为,从早籼稻收购的形势看,中、晚籼稻将会高开平走,略有上涨。估计优质稻谷上市收购价在约98元/百斤,后期有可能达105元/百斤以上。
胡向阳分析,今年单季稻收购价格将展现高开、高走,后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其价格将以稳定为主基调,并伴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中、晚籼稻每50公斤收购价应在90元左右开秤收购,中、后期将在105元左右浮动,并有可能接近或超过110元的价格,同时,双晚粳稻的长势及其产量等不确定因素,将构成对中、晚籼稻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
无为县粮食局杨跃华预测,今年普通中晚籼稻开磅价格可能在88元/百斤-90元/百斤,优质中晚籼稻开磅价格在93元/百斤-95元/百斤,粳稻和粳糯稻开磅价格在95元/百斤。他预计后期中晚籼稻将会稳定在100元/百斤,粳稻和粳糯稻价有可能突破105元/百斤。
日前,宣城中籼稻部分上市,开秤收购价格1.96元/公斤,高于去年开秤价23%,但中籼米仍保持较低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