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西早稻高开高走 中晚稻将高位振荡

2008-09-26 09:372820

今年江西省早稻喜获丰收,产量达154.7亿斤,较去年增5.4亿斤,增幅3.62%,实现连续五年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增幅和增量都居全国首位。为充分掌握早稻收购情况,了解早稻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农业部门于7月25日-9月20日在全省开展早稻价格动态监测工作,全省共设18个监测点。从监测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收购价高开高走,大幅高于去年,且走势总体平稳。
              今年早稻收购至开磅以来,就高开高走,8月中下旬国有粮企收购价冲顶96.3元/百斤,个体粮商收购则在9月上旬达到最高点95.3元/百斤,随后皆缓慢回落。国有粮企收购均价93.5元/百斤,较去年增13.7元/百斤,增幅17.2%;个体粮商收购均价94.1元/百斤,较去年增11.6元/百斤,增幅14.1%。优质稻品种如南极2号、禾盛10号、田两优4号、中优463等收购价均超过100元/百斤。

              今年早稻收购价高位运行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作用:一是去冬今初国际粮价飞涨拉动,到目前为止国际粮价仍比国内粮价高1-2倍;二是CPI指数高居不下,食品类价格纷纷上涨带动;三是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托动粮食价格上行;四是农资价格高涨,机械、劳力工资上涨,种粮成本迅速抬高;五是国有粮企轮库补仓需粮量大,助力收购价上走;六是种粮比较收益仍较低,为维护种粮热情,粮食价格应该维持较高价位,这是政策所需也是现实所需。

              二、收购主体竞争激烈,国有粮企抢市明显,外省粮商入市积极。
              国有企业为摆脱去年收不到粮的尴尬困境,纷纷抬高收购价,欲夺回失去的阵地;加工企业经过半年多的缺粮荒,主动介入市场收购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农村个体流动粮食经纪人也积极加入粮食收购队伍,成为粮食收购重要渠道之一;此外浙江、广东等省粮商也纷纷入赣收购,收购价为95-100元/百斤。这种良性的竞争局面,有利于粮食价格进一步发现和农民增收。今年早稻收购市场国有粮企表现得十分抢眼。泰和县国有粮企入库总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安福县各国有粮企收购点也出现了近两年少有的热闹场面。主要原因是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向各粮库下达了补库增储的任务,并给予了足额补贴,各国有粮库为完成任务,获取补贴资金,均放开手脚进场收购。

              三、收购前期农民普遍惜售,看涨心理较重,后期收购量逐步增多。
              由于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种粮成本迅速抬高,给种粮农民带来巨大压力,农民对今年粮食收购持较高期望,认为粮食仍有上涨空间,观望意识增强。特别是收购前期,收购量一直不大,中后期由于收购价格有下挫迹象,农民才纷纷售粮,收购量也大幅攀升。

              四、由于市场出现“稻强米弱”现象及国际粮价回落,预计中晚稻走势会呈高位震荡走势。
              短期看,粮食价格上涨遇到较强压力,表现在:一是CPI涨势趋缓,生猪、猪肉等食品价格下降,倒逼粮食价格下行;二是国家加增对农资出口加征特别关税将对国内高涨的农资价格形成较强的抑制,种粮成本可能摊薄;三是“稻强米弱”现象依然存在,加工企业潜伏着市场风险。百乐米业负责人介绍,新余市当地早稻收购价已升至95元至96元,比年初上升14元/百斤,涨幅超过15%,而早米批发价仅为132元,每百斤只涨了6元,涨幅不足5%。而且按早稻65%的折米率计,95元至96元/百斤的单价折成早米至少应达到145元/百斤,同当前市场价形成了倒挂。由于后期米价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众多粮食加工企业盲目高价收购将承受巨大的风险。这也是诱发早稻收购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是国内粮食可能实现五连增,周边大米主产国如泰国、越南粮食丰收,出口限制放松,国际米价高位回落。

              但从长远看,粮食价格应该会稳定在现有的水平之上,此番粮食上涨看似种粮成本加大、国内物价上涨、国际粮价高涨的整体拉动形成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粮食价值“归位”,40-50元/百斤的粮价应该一去不复返,加上国际粮食均价仍是我国内粮价1-2倍之多,粮食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