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收购竞争趋于白热化 新稻市场“收粮难”

2008-08-12 10:462340

8月份以来,.随着主产省早稻收获的基本结束,,新粮开始大范围批量上市,虽然多元收购主体摆出积极收购的姿态,但随着早稻价格的不断高企,以及农户惜售心态浓厚,市场收购进度有所放缓,一些收储、加工企业的观望情绪仍在继续蔓延;另外,陈粮和大米市场购销依然平淡,其中原粮价格持续坚挺趋涨走势,而大米价格整体仍保持平稳运行,部分品种受供应增加影响,出现回落现象。整体来看,国内稻米市场继续在利多因素主导下保持高位,这其中,新稻收购市场的角逐仍呈“白热化”态势。

              进入8月份,随着新早稻的批量上市,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提振下,湖南:、江西等主产区早稻收购价格继续冲击百元大关,而广东、广西等地处销区的主产省在突破100元/50公斤之后仍保持强势,尤其是随着国家将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5省区以市场价收购2008年早稻的市场消息不断被消化;:部分收购主体的观望心态有所松动,收购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继续攀升,新稻价格继续上涨仍然可期。

              受农民强烈看涨后市的惜售心理,以及多元化主体之间的竞相收购等影响,虽然当:前市场已经进入了传统的收、购旺季,但早稻收购进度仍较为缓慢、近日部分地区收购量较前期大幅下降。

              8月份以来,随着产区中晚稻进入生长关键期,市场上的陈粮交易愈发清淡,价格受利好带动继续保持高位趋涨态势。尤其是早稻收购价格的不断走高,导致市场形成了粮价上涨的强烈信号,在类比效应的影响下,各类主体对秋粮上市前的中晚稻价格仍普遍看好,部分尚有余粮的经营主体出库积极性继续减弱,局部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呈现小幅上涨态势。随着库存的持续消耗,在秋季稻谷上市之前,国内中晚稻市场供给将继续呈现偏紧格局。

              近期,受原粮采购困难且成本偏高;稻、米价格倒挂现象明显等因素影响,部分产区大米加工企业停产现象仍较为普遍,尤其表现在粳稻米市场,主销区粳米市场继续呈现到货量下降、库存减少的格局,价格随之出现小幅上涨。另外,随着新稻批量收购的展开,新米也陆续加工上市,籼米市场供应呈现放大态势:而与此同时,当前大米市场仍处于消费淡季,尤其是学校仍在放假,早籼米的集团消费量下降,由此,市场供给的增加对米价构成了下跌压力。近一段时间,国际大米市场供应条件继续改善,出口价格也承压有所下滑。

              综上所述,随着新稻水分的降低和上市量的增加,2008年早稻收购工作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这其中,国有粮企纷纷挂牌收购,对本就竞争激烈的收购市场发起了新一轮、的强势冲击,当前早稻收购价较开秤时明显提高。在此形势下,种粮农民对新稻的惜售、看涨心理进一步加重,多元主体收购进度放缓,“收粮难”的境况也愈演愈烈。预计短期内这一市场格局仍难以改观,并将继续对整个国内稻米市场构成强力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