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季节来看,早籼稻播种面积为5716千公顷,产量3369.1万吨,分别下降1.39%和0.94%;一季稻播种面积18289千公顷,产量1.356亿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69%和0.80%;双季晚稻播种面积6355千公顷、产量3857.7万吨,分别增长0.06%和1.62%。
分品种来看,粳稻面积和产量增长明显,分别为10094千公顷、7531万吨,分别下降0.13%和0.34%;籼稻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0266千公顷、1.326亿吨,增幅为0.31%和1.25%。
2016年全国稻谷生产受国家政策支持,生产相对稳定,预计全国稻谷总面积为3022.9万公顷,较上年下降0.43%;产量2.079亿吨同上年基本持平。
分季节来看分季节来看,早籼稻播种面积为5614千公顷,产量3368.1万吨,分别下降1.78%和0.03%,集中育秧利于单产水平的增长。一季稻播种面积18378千公顷,产量1.59亿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49%和0.23%;双季晚稻播种面积6236千公顷、产量3830.6万吨,分别下降1.86%和0.70%。
分品种来看,粳稻面积和产量出现下降,分别为9980千公顷、7523.7万吨,降幅分别为1.13%和0.10%;籼稻面积分别为20249千公顷、下降0.08%;产量为1.3269亿吨,增幅为0.08%。
按照过去的粮食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稻谷面积为30292千公顷,产量为2.084亿吨,如果单产达到美国、加拿大、埃及、意大利、土耳其的平均单产水平8588公斤/公顷,国内稻谷产量可以达到2.60亿吨。
综合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三大主粮产量可望达到7.90亿吨,远高于我们按照过去的发展速度5.80亿吨的产量水平,从三大主粮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粮食生产同世界发达国家巨大差距,我们农业发展方向不在于扩大播种面积,要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技术方面改进如种子技术、种植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推动生产力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且客户成为世界主要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