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西早稻收购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

2008-07-18 10:002630

目前,全国农业生产大省江西省2200万亩早籼稻丰收在望,开始进入收割期。江西各地农民利用晴好的天气,已经开始调集收割机备战“双抢”大忙时节。据江西省农业厅初步统计,2008年江西早籼稻播种面积较去年增长5.1%,产量预计773.9万吨,较上年增加45万吨,增幅6.2%,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进入7月,江西省陆续上市。作为全国籼稻主产省份之一,今年江西早籼稻收购市场价格如何?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江西省早籼稻收购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

              7月份以来,早籼稻标准品收购价为:国有平均为83.04元/50公斤,环比上涨1.23%,同比上涨15.27%;非国有平均为83.86元/50公斤,环比上涨1.78%,同比上涨14.94%。早籼稻优质品收购价为:国有平均为90.03元/50公斤,环比上涨2.33%,同比上涨13.24%;非国有平均为91.48元/50公斤,环比上涨1.78%,同比上涨12.48%。
            另据对南昌、永修等产粮大县调查情况来看,今年早籼稻收购价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77元/50公斤最低收购保有护价。据7月14日价格监测数据显示,近日南昌县新早稻已经上市,收购价格高开。目前早稻收购价格为:常规早63、金优402、优I402、百日黄92元/50公斤;珍珠早94元/50公斤;优质早稻南京3号96元/50公斤;优质早稻禾盛10号98元/50公斤,高于去年同期收购价格。

              五大因素促早籼稻收购价现高开高走
              据江西省价格监测中心的专家介绍,今年江西早籼稻收购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五大因素。
              一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保护作用显现。2008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出台了粮食生产直补,良种、农机具购置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并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兑现到户;同时,加强粮食市场调控,适当提高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充分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二是,国际大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支撑国内稻谷收购价格高位运行。另外,成品油价格上调、农资价格、燃料价格、运输费和人工费等成本不断上扬,粮食种植成本不断加大,成本推动稻谷价格上涨。

              三是,市场需求强劲。产区和销区的储备粮轮换后,粮食补库数量有所增加;粮食加工企业库存较少,为稳定销区客户,需要增加大米的供应;受肉、蛋、奶等副食品涨价影响,养殖业快速得到发展,增加了粮食消费;工业用粮大幅增加,比如酿酒业发展也刺激了早籼稻需求增加。

              四是,周边籼稻主产省份籼稻供应趋紧,如湖南省、安徽省等早籼稻主产省部分地区受近期洪涝灾害影响、四川受特大地震影响,导致供应偏紧。
              五是,早籼稻收购市场竞争将会非常激烈。近几年,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也使粮食加工企业壮大了实力,市场竞争力增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在早籼稻收购市场上的竞争方式多样化、激烈化,为获得更多的粮源,加工企业不断抬高收购价格。据调查,目前南昌县、浮梁县、樟树市、泰和县、吉水县的农民反映,当地部分早籼稻早熟品种刚开镰,就有粮贩来到田间地头收购未加晾晒和去杂的稻谷,竞争非常激烈。后期早籼稻收购价格继续上扬的可能性较大。

              专家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江西省早籼稻收购工作,帮助农民获得最大种粮效益,有关专家建议:首先要针对粮食收购竞争比较激烈,可能引发收购主体之间的诸多矛盾,间接损害粮农利益,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早籼稻收购市场宏观指导管理,合理安排调度;其次要继续搞好优质服务,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要及时发布粮食相关产品价格信息,适时引导粮农择机出售早籼稻,防止过度惜售;尤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适时加大对农村“双抢”季节期间的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准,为中晚籼稻的稳定生产打好基础。

              另悉,国家粮食局7月14日在福建省厦门召开早稻收购工作座谈会,有信息显示2008年中国早籼稻生产形势较好,产量比上年略有增加。当前早籼稻市场价格与前期相比略有上涨,明显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预计新粮上市后,收购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