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今年新季稻谷收购市场形势前瞻

2008-07-11 08:511460

进入7月份,随着早稻收割工作的准备在即,各项收购活动也将逐步展开,新季稻谷的收购价格也得到来自越来越多市场方面的关注。受目前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今年市场主体对水稻的开秤价格普遍看涨,但考虑到目前国家对于粮食的宏观调控力度,新稻价格上涨也仍应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综合相关市场资讯分析如下:

              其一,政府稻谷最低收购价提升新季稻收购价格水平。自2007年始,全球粮源日渐紧张,国际大米价格大幅攀升,部分国家由于米价涨幅过快,已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由于连续5年粮食增产,粮食供给基本保持平衡,米价也因此一直维持稳定。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特别是针对去年国内稻谷价格萎靡不振,稻农积极性有所下滑的情况,国家自2008年初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将2008年粳稻最低收购价由2007年的0.75/斤逐渐上调至0.82元/斤。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将间接抬升2008年新季稻的价格水平。

              其二,种植成本大幅上涨,农民对新稻谷价格预期同步明显提升。自2007年中后期,我国CPI增幅不断攀升,国内通胀形势日益严峻,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农用生产物资、地租、劳动力成本及化肥价格等有随之大幅上扬,其中多数品种的化肥价格同比翻番。随着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的率创新高,迫于国际价格压力,我国宣布6月20日起将气柴油价格上调1000/吨,而为了缓解国内铁路运输价格偏低的矛盾,国家发改委再次宣布自7月1日起调高了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生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幅上扬,将增强农民的惜售心理,并大幅提升对新稻谷的价格预期。

              其三,国内天气形式不容乐观,早稻产量水平仍未明朗。2008年以来,国内东北地区普遍少雨,土壤墒情偏旱。但5月份,东北地区的旱情随着几轮大范围的降雨而逐步的到改善,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由于近期东北地区阴雨天过多,气温较往年略有偏低,令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略显缓慢,但随着东北入夏后气温的快速升高,预计对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而南方早稻种植区前期由于受到暴雨袭击,导致9个省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局部地区农田被毁,部分早稻种植区出现病虫灾害,早稻授粉过程受到一定影响。进入7月份以后,连续的降雨也或将对早稻收割进程构成影响。由于眼下尚未正式进入收割期,降雨是否对早稻产量造成影响仍不明朗。

              其四,国家加大补贴及宏观调控力度,粮价涨幅空间有限。虽然今年多方利好因素可能推动新季稻收购价走高,但下列利空因素仍不容忽视:第一,粮食价格与国民的生活联系紧密,其价格走势也格外引人关注。尤其是在目前生活物资价格普遍上涨的大前提下,粮食价格若进一步高走,将势必增加通货膨胀的严峻性。其次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令农民种植收益下降的情况,国家已及时加大了农业种植的补贴力度,保证了农民的粮食种植收益,维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综上所述,今年上半年以来,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国际粮价普遍上扬,而我国政府适时调整出口关税,控制各类粮食出口数量,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安全,稳定了国内粮食的价格水平。不难看出,维护粮食价格走势稳定,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调控的重中之重。因而新季稻的收购价格也必定将在政府的控制下呈一个合理上涨的走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0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