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情况
今年安徽省早籼稻生产形势总体较为平稳,呈现出一平两减的态势,即播种面积持平,单产、总产略减。今年全省早籼稻播种面积405万亩,与去年持平。预计单产360公斤,比上年364公斤减少4公斤,减幅1.1%,预计总产145.8万吨,比上年147.35万吨减少1.5万吨,减幅1%。早籼稻属安徽省粮食作物中的小品种,种植区域较小,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粮消费主导品种转向中晚籼稻,早稻不再是居民口粮的首选,农民种植积极性相对不高。加之受生产成本上涨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个别地区水稻“双改单”现象明显,影响了早稻播种面积。
二、价格走势
目前安徽省早籼稻市场库存小、粮源少,交易清淡。早籼米出厂价格在125-130元/百斤,市场零售价在135-140元/百斤之间。陈早稻购销价格在80-85元/百斤。受市场粮价大环境和诸多因素影响,早稻开磅可能出现高开高走的态势,原因如下。
1、种植成本大幅上涨封死价格下跌空间。去年以来,受国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影响,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价格普遍上扬。据6月初对三个水稻主产县进行的稻谷成本收购调查显示,08年早籼稻种植成本达653.6元/亩(不含各项补贴),同口径每亩较上年增加55元。6月20日,国家又上调柴油价格,据测算,扣除补贴外,仅此一项农民每亩约增加机械成本25-35元。种植成本的大幅上扬封住稻谷价格下跌空间。
2、粮农惜售心理加剧。目前,安徽省中晚籼稻销售价格达95元/百斤左右,市场上早稻与中晚籼稻价格差别较大。加上近几年粮食收购期间价格呈上升趋势,部分农户感觉粮食早卖吃亏。特别是今年种植成本增长过快,种粮效益明显下降,农户惜售心理加重。据桐城市测算,该市今年早籼稻每亩生产成本达550元,按单产360公斤,85元/百斤出售价格计算,每亩收益仅为62元。农户表示早籼稻如低于90元/百斤是不会出售的。
3、多渠道抢购粮源促使早稻价格走高。安徽省早籼稻除部分农民留作口粮外基本销往江浙闽等地。由于各主体看好后市,随着新产早稻的上市,个体米厂和粮食经纪人抢先入市收购,江浙等主销区的储备企业和用粮企业也纷纷来产区委托收购,多元化主体竞争激烈,市场出现抬价抢收苗头。
综上所述,今年早稻开磅价格在85元/百斤左右,比去年开磅价格高10-12元,远高于77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格,早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难以启动。开磅后受市场需求和收购主体竞争影响,预计价格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农民可能会出现惜售、观望的心理。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早稻市场价格可能在85-92元/百斤之间。去年安徽省累计收购早籼稻23.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1.3万吨,预计今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