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京山县30户农调户前期生产投入和全年生产投入预计情况的调查,结合市场形势、国家政策和农资价格现状、农业气象分析等,近日该县农业部门预测京山县2008年中、晚籼稻生产将呈现"一平二升一降"趋势,即单产看好持平、价格稳中有升、成本继续上升、收益有所下降的趋势;早籼稻生产将呈现"四升"趋势,即单产、价格、成本、收益四上升。
一、单产、价格与产值变化情况
今年,据省植保总站预测分析,2008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总趋势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和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稻曲病、蓟马、水稻纹枯病、穗期综合症等气候性病害及粮食作物常发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的趋势,影响棉花生长的棉铃虫、红铃虫、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等病虫害发生将为3-4级,由于去年冬于遭遇了罕见的冰雪天气,农作物的病虫害从总体看将比去年减轻。由此看来,2008年的农业气候条件总体比2007年稍好,加上全县也不可能再遭遇2007年百年不见的大暴雨涝灾,因此我们预测2008年的早籼稻和棉花单产将剔除去年受灾影响,早籼稻亩产预计503.5公斤,棉花亩产预计折皮棉94.08公斤,分别增产3%和20%。中籼稻和晚籼稻因去年受灾影响不大,加上去年气候条件总体适宜,调查户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我们保守预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稻谷的收购价格从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形势、国家政策取向等方面看都具备基本稳定向上的较好基础。一方面国际市场大米需求增加,大米库存连创新低,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从国内来看,在水、电、煤、油、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家今年进一步调高了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通过政策托升稻谷价格,避免出现"谷贱伤农"情况,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以提高稻谷产量,是维持国家储备的一项重要手段,无疑国家对最低收购价的调高将对2008年的稻谷价格起到提升作用。
另一方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年我国的稻谷播种面积为43845万亩,较上年减少98万亩,降幅0.23%,单产较上年增幅2.37%,总产量较上年增幅2.15%,基本上实现连续4年增产,继续维持产略大于需的状态,加上我国仍为大米净出口国,相对较为封闭,与国际大米市场关联度非常低,大米价格受到国际米价上涨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此外,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稻谷、大米产品征收5%出口暂定关税,通过税收杠杆抑制近期增长过快的粮食出口,引导粮食向国内供给,以期平抑价格上涨,稳定国内储备。
由此看来,稻谷上行空间也有限,因此我们预计今年稻谷价格将在去年高位基础上稳中有升,其中,早籼稻每50公斤平均价格85.66元、比同期上升4.9%,受产量及价格双升的影响,亩平产值862.6元,比同期上升8.06%;中籼稻每50公斤平均价格88.06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76%,产值受价格上升的影响,亩平为1038.93元,也比同期上升4.76%;晚籼稻每50公斤平均价格92.1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54%,受价格上升的影响,亩平产值为931.5元,也比去年同期上升4.54%。
二、成本与收益变化情况
据我们对前期生产投入的调查和未来农资价格走势的预测,今年早、中、晚稻亩平生产成本分别是496.75元、520.13元和501.73元,同比上升13.77%、13.86%和13.86%。在成本支出中,主要表现为今年农资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导致物质与服务费用较大幅度上升,其次人工工价的上涨带动人工成本普遍上升。具体情况是:
从物质费用上看:(1)种子:从今年三月底的农户购买农资商品调查情况来看,稻谷种子每公斤在去年基础上一般上涨4元,平均涨幅25%;棉花种子相对比较平稳,但通过厂家改换包装计量单位,涨幅为3.7%,(2)化肥:农资市场化肥价格普遍上涨幅度较大,如国产过磷酸钙50公斤装每袋现价35元,比同期21元上涨66.7%;国产碳铵50公斤装每袋现价35元,比同期28元上涨25%;国产尿素40公斤装现价85元,比同期75元上涨13.3%,进口加拿大氯化钾50公斤装现价180元/袋,比同期115元上涨56.5%。洋丰复合肥40公斤装每袋85元,比同期55元上涨54.5%;早、中、晚籼稻按农户一般施肥用量亩平5公斤尿素、碳铵和磷肥各50公斤计算,亩平化肥支出上升38%。(3)农药:根据对主要农药品种的调查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涨幅在30%左右。(4)农膜: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直接拉动了下游相关石化产品的跟风上涨,今年质量中等的农膜由去年同期的15元/公斤涨到今年的16元/公斤,涨幅为6.7%。(5)租赁作业费:其中机械作业费因柴油价格上涨10.01%而同幅增加,畜力费参照人工工价作价,因人工工价今年上升8.11%,预测畜力费同幅上升。(6)其它费用:预计与去年持平。据此测算,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亩平物质与服务费用分别为305元、320.96元和305.3元,分别比同期上升19.7%、21.35%和20.93%。
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来看,由于省农业植保部门预测今年的农业气候条件与去年相近,为此我们预计人工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今年人工工价由上年18.5元提高到20元,涨幅8.11%,因此带动亩平人工成本呈上升趋势,早、中、晚籼稻每亩人工成本分别为141.75元、149.17元、146.43元,比同期分别上升7.53%、4.81%、5.96%。土地成本是参照本县流转地租金标准而定的,通过2005年土地确权后,全县土地流转地基本稳定,其租金也是一定多年不变,因此预测土地成本维持上年水平。
基于以上对各品种产值和成本的分析预测,全县今年早籼稻因单产增加,价格上升,产值升幅大于成本上升幅度,亩平现金收益为548.25元,比同期上升2.65%;亩平净利润为365.85元,比同期上升1.16%;而中籼稻和晚籼稻虽然价格上扬带动产值上升,但产值升幅小于成本上升幅度,亩平现金收益分别为660.2元和589.57元,比同期分别下降1.39%和2.06%;亩平净利润分别为518.8元和429.77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02%和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