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南常德鼎城区水稻播面将有所减少

2008-03-07 09:412570

据调查,湖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县的常德鼎城区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将减少3.1%,其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也稳中有所下降。(本次调查是选择有代表性的11个乡镇,随机调查54个村的100个农户,有耕地面积836.2亩,其中水田636.2亩、旱地200亩,家庭人口366个,在家务农的劳动力191个。其中,样本乡镇占全区乡镇总数的33.3%,样本农户占全区总农户数的0.5‰,样本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0.8‰)。

    另外,据相关资料统计,2007年鼎城区水稻播种面积173万亩,预计07年粮食总产可达66.5万吨。那根据此次农户种植意向调查,可初步预计今年鼎城区水稻面积将减少至167.637万亩。

     一、2008年鼎城区农户种植意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降、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基本持平。

    据调查,鼎城区百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5.4亩,比上年减少28.7亩,减2.9%。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65.6亩,比上年减少30.4亩,减幅3.1%;杂粮、旱粮种植面积9.8亩,比上年增加1.7亩,增21%。

    其中早稻371.4亩(60户),比上年减少减少12.3亩;中(一季)稻215.5亩(39户,仅种一季稻的农户有25户,),比上年增加2.5亩;晚稻378.7亩(59户),比上年减少20.6亩。从调查农户来看,100户中有15户未种水稻(集中在湖平区,主要栽种棉花),比上年增加3户。早稻增加的有8个户,增加30.2亩;早稻减少的有15个户,减少42.5亩;中(一季)稻增加的有5个户,增加11亩;中(一季)稻减少的有3个户,减少8.5亩;晚稻增加的有5个户,增加19.7亩;晚稻减少的户有13个,减少40.3亩。

    二、2008年春耕生产和全年农业生产的特点

   1、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调查农户在农作物种植品种、种植季别之间的变化比较大。以棉花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生产面积大幅增加,调查农户中有11个农户新增棉花面积19.4亩,占今年棉花种植面积的10.8%以上。另外,种植水稻的农户变化较大,早、中、晚稻种植面积与上年相比发生变化的农户达41户,占调查农户的41%。说明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范围广,面积大。
                    
    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受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继续增加,调查户今年新增外出务工人员16人,农村务农劳动力比上年减少7.7%。
                    
    3、耕地流转更加活跃。有11个农户转入耕地31.6亩;有4个农户转出耕地17.8亩。耕地流转的农户占调查农户的15%,转入和转出耕地49.4亩,占调查农户耕地面积的5.9%。从调查农户来看,有耕地面积836.2亩,春播作物早稻、一季稻、棉花、其它作物总面积达805.4亩,预留晚稻秧田30.8亩(今年斗姆湖、蒿子港等地的晚稻直播面积继续增加,晚稻秧田减少),调查农户的耕地利用率达100%。
                    
    4、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保障。虽然目前农户备肥、备种情况不理想,但是,每亩耕地平均有生产资金105元,基本能保证春播作物的物化投入,油菜等春收作物收获后,所得的收入可以作为春播作物生产的中、后期补给。农户家庭存粮较充足,能维持到早稻收获。
                    
    三、造成此次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
                    
    1、农资、机械作业、农村工价的涨幅高于农产品价格的涨幅。今年开春以来农资价格、机械作业价格、农村雇工价格大幅上涨,涨幅在25~60%,而稻谷的价格涨幅不到10%。调查显示今年农户存粮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偏低,农民惜售。价格涨幅不一致,导致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下降。以水稻生产为例,2007年生产1亩双季稻,需生产成本近550元,而今年生产1亩双季稻的成本将增加到650元左右,涨幅达18.2%,导致今年调查农户的水稻生产面积比上年减少3.1%。

    2、农村劳动力减少。调查的100个农户总人口366个,其中,务农劳动力191个,每个劳动力负责耕地面积4.4亩,比上年增加0.4亩;每个劳动力负担农作物生产面积6.2亩,比上年减少0.4亩。由于大量年青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外流,留守劳动力的年龄偏大,不仅身体素质偏差,而且文化水平、科技素质、科技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相对偏低,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耕地抛荒现象不容忽视。现行的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惠农补贴每亩有60多元。一部分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把耕地流转给别人后,自己没有耕种,却要得补贴,有的除了得补贴外还要另外收取转让费(每亩25公斤-50公斤稻谷)。在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生产效益偏低的情况下,部分农村留守劳动力打一天临工就可以买50公斤稻谷,不愿承包别人的闲置耕地,造成耕地抛荒。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农户反映,目前的种植计划不一定能实现,今年的耕地抛荒面积可能更大。如我们在调查时发现有一个村民小组有18户、80人,耕地面积170亩,2007年有水灌溉却抛荒的有3户、8.3亩,无劳动力抛荒的有3户、7亩,因搬迁抛荒的有1户、1.9亩,栽杨树的7.8亩,抛荒和栽树的面积共25亩,占该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的14.7%,今年该村民小组的耕地抛荒现象依然存在。
                    
    4、农业生产中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存在个别缺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的困难农户,特别是今年的冰冻灾害造成的重灾户,生产启动难;二是区域布局差异较大,前河以水稻生产为主,且双季稻面积较大;后河湖平区以棉花生产为主,所种植的水稻以一季稻为主,全区的榨菜、柑桔等许多经济作物大部分也集中在后河。生产区域布局的差异,给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9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0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