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湖南两省中南部地区早稻收购从开称的75元左右/百斤一路上飚到85元/百斤左右,少数地市高达88元/公斤,这种坚挺走势一直持续到8月底9月初才开始小幅回落,现还在调整中,部分地区已回到80元/百斤以下。
早稻如此牛市让很多业内人士预想不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因为主要原因不是供求关系造成的失衡,而是购售者预期博弈的输赢,也是一些管理上的偏差。
这些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护农政策、免征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托市保护价收购等,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自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粮食增产,实现了粮食供求平衡,2006年还形成了稻谷净出口57万吨,虽然在今年新稻上市前期,稻米市场出现了貌似紧缺现象,那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感好、品质优的晚稻需求旺盛,是结构上的偏见紧,这个时期出现2006年的晚稻售价普遍在93元左右/百斤。但同时2006年的托市早稻售价却在75元/百斤左右。
按常规灾年除外,早稻的大量上市,价格应比青黄不接上市前略有下降,今年价格却反其道越走越高。问题出在,农户的当时偏高的晚稻价产参照满足心理预期,加工企业选择优质品早稻高价收购替代晚稻供给市场需求,粮食储备企业迫于轮换时间要求急不待价,地方粮食购销企业也沉不住气。
牛市的结果农户受益,国家没有为此出台调控措施,是出于放开市场、保护农民利益考虑。据江西对120户农民早稻收益情况调查,按早稻收购均价83元/百斤,高出去年11元/百斤,按亩产385.72公斤计算,亩产均比去年多增收84.86元/百斤。将进一步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粮食收储、购销企业来说,国家定出了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政策,今年国家为了抑制通货澎涨物价上涨,已经五次提高人民币利率,希望粮价再牛是不现实的。按去年71~72元/百斤收购的早籼稻,今年新稻上市前一般的出售价在76元左右/百斤,销售差价不仅没有利润,反而不够支付利息。国家今年之所以没有提高粮食托市价,也就是给予经营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今年83元/百斤早稻如到明年新稻上市前销售,利息和保管费高达0.1元/斤之多,95元/百斤才有微利。
江西及湖南早稻价格近来的调整回落,证明了购销储备企业的风险忧患意识觉醒。江西早稻价格的冲高也对晚稻收购带来影响。一方面农户对中晚稻的预期价格会更高;另一方面是收购主体从早稻价格偏高的教训中变得入市更为谨慎,购销双方仍会面临僵持状态。预计江西中晚稻收购价格将会在86-90元左右/百斤之间调整波动。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3
11月19日吉林德惠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914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整体平稳
0评论2025-11-18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5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3
11月13日江西九江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7
近日山西景德镇地区稻米价格
0评论2025-11-1327
11月13日江苏粳稻米价格稳中有落
0评论2025-11-1334
11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稳中有跌
0评论2025-11-0545
近日上饶地区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