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早稻市场价格动态

2007-09-25 10:332160
 新季秋粮入市以后,广东销区早稻价格虽然依旧持续高位,但产区早稻货源补给较快,目前已达到供求平衡,早稻价格已成强弩之末,后市将以震荡下行的趋势为主基调。               
  三个原因致使八月行情陡涨               
  4 月份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早籼稻(06  年产)成交价格在1740 元/吨左右。到五六月份,稻谷行情开始变得不安分,价格节节冲高,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粮源供应逐渐趋于紧张。               
  八月,粮价陡然走高。07  年产早籼稻上市后,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交易采购价格屡破历史记录。当时福州市场采购早籼稻的底价升至2040 元/吨,达到市场采购价的历史最高水平。粮源紧张、采购困难已经成为交易代表及各商家主要讨论的话题。               
  据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销各省各级储备补库任务在07  年早籼稻上市之初均已陆续展开,产销区各储备库由于要完成采购任务,使得部分产区呈现高价无市的状态,多数商家看好后期走势,所以频繁提价。               
  二是农民售粮更趋理性化。在中晚稻未上市之前,他们牢牢控制了稻谷的出售数量和节奏,导致价格节节攀升。               
  三是销区采购价格持续走高,其效应被放大至产区。销区的价格行情是影响产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有促使产区价格提前启动的先导效应,加上七八月份各地竞价采购场次较多,高价频出,粮食已由买方市场转换为了卖方市场,故此粮价提高在所难免。               
  需求减少早稻形势趋于缓和               
  进入9 月以来,粮价开始变得有些诡异。虽然各委托方为了确保粮食到库,进场采购时依然高价定位,但价格往下走的迹象已经有所显露,稻米的牛市已经趋于缓和。               
  首先是9 月4 日珠海市级储备粮采购的15000  吨早稻,均以底价1900 元/吨(不含包装价)成交;6 日东莞采购的7000 多吨早稻,也以底价1880 元/吨(不含包装价)成交;13  日珠海的6700 吨早稻采购虽然以1905 元/吨的均价成交,但比起底价1920 元/吨已经显现下滑迹象;18  日顺德委托采购早籼三级稻成交量10000  吨,平均成交价已经下行到1861 元/吨(不含包装价),比底价1890 元/ 吨低了近30  元/吨。这些明显竞争行为说明客户手中的早稻数量还是比较充裕的,供求关系有了初步改观。               
  分析认为,目前早稻价格虽然依旧持续高位,但据了解,产区早稻货源补给较快,目前已经达到了供求平衡,后市将以震荡下行的趋势为主基调。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今年产区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中储库补库已经完毕,这对手中有粮的粮商来讲,积存大量稻谷的作法,风险会大于预期收益。               
  二是政府行为仍然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江西省级储备粮停止采购之后,广东省有关部门也明确表示暂停省级储备粮集中进场采购。加之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调控粮价、猪肉价格出现明显回落等因素,将造成早稻市场高烧渐退。这无疑对产区农民和中间商囤积居奇的心理有一定的打击。               
  但早稻价格也不可能恢复到往年同期的水平。受到主产区旱情影响,湖南、江西地区中稻产量水平至少低于去年的两成,造成了收购价格高开高走。目前湖南地区中稻收购价为1660  -1700  元/吨,估计晚稻收购价格也将在1700  元/吨以上开秤,与去年同比价格上涨接近20 %,这仍将对早稻市场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中储粮06 年托市收购的早稻进场竞价销售任务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空仓补库工作可能会对今年新早稻价格具有一定的抗跌性。由于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早稻价格不可能恢复到往年同期的水平。               
  综合分析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内早稻价格虽然仍在高位运行,但目前价格已是强弩之末,随着今后一段时期中晚稻上市量逐步放大,其价格持续回调的风险大大高于收益预期。手中持有稻谷的商家应该把握好当前的有利商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3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5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