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9月15日-9月21日),四川等产区新季中稻已开始大范围上市,晚稻收获上市也指日可待。当前,2007年早稻收购已经入尾,价格仍高位运行。但随着中晚稻上市量的逐步放大,预计其价格将面临回调风险。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国内稻米价格整体趋稳,其中,黑龙江佳木斯2等粳稻收购价 1740元/吨,陕西西安标一晚粳米批发价308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江西吉水3等晚籼稻收购价1720元/吨,下跌20元/吨;广西桂林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800元/吨,湖北枝江3等早籼稻汽车板价1540元/吨,江西九江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400元/吨,均持平。
一周要闻回顾:
★发改委:主产区稻谷出售价格略涨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粮食主产区农调户的电话询价,本周(9月13日―9月19日)稻谷平均出售价格每50公斤84.3元,比上周略升0.2%。分品种看,早籼稻:皖赣鄂湘粤桂六省平均为81.3元,略降0.1%。其中,安徽74.4元、湖北74.9元,均略升0.4%;湖南79.7元,略升0.5%;江西82.8元,略降0.4%;广西87.3元,下降1.4%;广东88.7元,持平。中籼稻:皖鄂湘川四省平均为80.4元,上升1.3%。其中,湖北 78.9元,上升1.2%;四川83.8元,上升2.4%;安徽77元,持平。湖南农调户本周没有出售中籼稻。晚籼稻:皖赣鄂湘粤桂六省平均为86.7 元,略升0.1%。其中,安徽79.1元,上升1%;湖北79.6元,略升0.3%;广西97.1元,略升0.2%;广东94.6元,下降1%。江西、湖南农调户本周没有出售晚籼稻。粳稻:黑吉辽苏四省平均为88.9元,略升0.1%。其中,江苏90.4元,略升0.1%;辽宁92元、吉林87元、黑龙江 86元,均持平。
★四川中稻大量上市 收购价格稳中趋升本周(9.16-9.21),四川天气以晴朗为主,水稻收割进度明显加快,大部分地区新中籼稻已大规模上市,收购价格稳中趋升。据监测,目前广安市水稻收割工作基本完成,新稻收购价格企稳,基层粮站中等品质新产稻谷挂牌收购价0.78-0.82元/斤。达州大竹县基层粮站中等稻谷挂牌收购价0.78- 0.80元/斤,与开秤价持平,农民惜售心理有所减弱,收购量有所上升,但基层收购资金紧张,普遍采取快进快出策略。泸州合江县基层收购点开秤价在 0.78-0.80元/斤,本周涨至0.81元/斤,上涨0.02元/斤;江阳区大型粮库挂牌收购价0.85元/斤左右。成都、眉山、德阳等地收购价 0.84-0.86元/斤左右,基本保持稳定。
★江西省早稻收购进入尾声 交易量不大目前,江西省早稻收购已进入尾声,交易量不大,上饶等地国有粮企已停止收购。当前,全省国有粮企收购均价81.4元/百斤,较上周略增0.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高10.3元/百斤,增幅14.5%;个体商贩收购均价83.7元/百斤,与上周持平,同比高10.9元/百斤,增幅15%。特优品种如禾盛10 号、两优42价格有所下降,由于轮仓补库,常规稻价格有所上扬。据了解,由于中稻上市和晚稻苗情长势较好,丰收在望,农民惜售心理减弱,江西省粮价正在步入盘整回落期。
★白美清:中国大米行业将加大整合力度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20日在辽宁省盘锦市举办的2007中国优质稻米市场发展论坛上说,当前,我国大米行业主要以“小作坊”为主,未来几年,中国大米行业将加大整合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大品牌、大市场、大生产之路。白美清说,从这几年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大米加工行业正在持续发展。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107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65亿元,利润总额18亿多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6%、41%和40%。
★截至9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早稻550.3万吨据统计,截至9月15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早籼稻550.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55.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5%,比上年同期减少162.6万吨。
市场分析预测:
新季中稻收购价格将高开稳走 9月中旬以来,南方大多产区2007年产中晚籼稻陆续开始收割,四川等地收获工作已临近尾声,秋季稻谷生产形势渐趋明朗。从当前情况看,南北产区呈现明显差异,其中,南方部分地区因遭受洪涝灾害、旱灾、病虫害等,秋季稻谷产量下降已是既定事实,尤其是湖南、江西等主产省的晚稻品种,减产将相对明显;东北产区在播种面积增加、天气情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预计仍将继续增产,而且由于防护得当,稻谷质量也将好于去年。受此影响,不同产区收购主体的收购心态也将出现分化。当前,2007年早稻收购工作已进入尾声,收购价格涨势趋缓,大多趋于高位稳定,国有粮食部门收购量同比明显下降。目前收购主体的关注焦点已逐渐转移到新产中稻的收购上,从各地的收购情况看,07年中籼稻收购价格明显高开,农民的惜售心态仍然较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入市较为谨慎,市场上基本以加工企业收购为主,再加上中稻产量占据全国水稻总产的半数以上,预计后期随着新季中稻的大批量上市,其收购价格将趋于稳定。当前市场需着重关注台风影响,及国家是否出台2007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