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07年影响中晚稻市场行情因素分析

2007-10-25 10:273090
据市场监测显示,各地今年中晚稻的开秤价格都比较高,中晚籼稻的普通品种价格基本都在80元左右、优质品种价格在85元以上。其中,江西开秤价格85元左右,湖南82元左右,福建、江苏80-85元,浙江87元左右。湖北价格最低,在76元左右;广东价格最高,大体在93元左右。安徽滁州加工企业收购价普通品种80元、优质品种90-92元,购销企业收购价普通品种控制在80元以下、优质品种控制在90元以下;合肥普通品种76-78元、丰两优86-88元;巢湖汕优76元、协优78元、丰两优80元,池州汕优78元、协优81-82元,六安77-79元,黄山85-87元,宣城91-92元,安庆市76-89元。   
  粳稻市场价格大体在85元以上,其中黑龙江在82-84元(长粒90元),江苏88-90元,安徽85-87元,价格最高的浙江大体在98元左右。   
  目前,中晚籼稻的收购价格有所回调,安庆普通品种价格在76-78元、优质品种价格在81-85元,湖北蕲春74-75元,江西九江86元,安徽东至85元。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预计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将高开平走,粳稻也将保持较高价位。从后期走势看,稻米价格预计将在高位盘整,涨跌的空间和幅度都将较为有限。   
  影响今年中晚稻收购价格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受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点、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生物燃料需求刺激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玉米、小麦和大豆等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今年8月份,全球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4%和32%,小麦分别上涨73%和68%,大豆分别上涨52%和40%,从而带动稻谷、大米价格的上扬。   
  2、据全国部分省(区、市)中晚稻收购工作座谈会分析预测,今年全国中晚籼稻和粳稻产量均有所增加。16个主产省(区、市)中晚稻播种面积33100万亩,同比增加152万亩,预计今年中晚稻总产2945亿斤,同比增加92亿斤。其中:中晚籼稻播种面积22600万亩,同比减少324万亩,预计产量1948亿斤,同比增加38亿斤。增产较多的是重庆、四川、安徽。重庆、四川去年是减产,今年是恢复性增产;我省主要是单产提高;湖南因面积减少减产了13亿斤,其它地区增减幅度不大。粳稻播种面积10500万亩,同比增加476万亩,预计产量997亿斤,同比增加53亿斤。除江苏、浙江略有减产外,其它地区都所增产,增产较多的是黑龙江、吉林两省。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这16个省(区、市)的中晚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4%左右,因此,这16个省(区、市)的情况大致可以反映出今年全国中晚稻生产的基本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是三年丰收,今年的夏粮和早稻又获得了较好收成。今年夏粮产量2307亿斤,比上年2278亿斤增加了29亿斤;早稻去年是637亿斤,今年是639亿斤;预计秋粮也能获得较好收成,加之当前粮食库存裕,这必将继续有效地改善稻谷市场的供求格局,市场供给会有所增加,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缓和,供应链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粮食的市场价格也会在高位上趋于稳定,但由于适销对路的优质稻谷品种的供求不足,市场需求继续强劲,也必将抬高稻谷和大米市场的整体价格。   
  3、物价上涨增强农民对中晚稻收购价格的心理预期。目前,早稻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生猪等副食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农民对中晚稻价格预期心理较高。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1%,比前8个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2%,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仍将在高位持续。   
  4、政策继续对稻米行情构成支撑。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虽然没有启动,但是托市粮加价销售的政策拉升市场粮价的作用却十分明显,成为左右市场粮价的有效标杆。10月17日,安徽粮食交易市场竞价拍卖的2006年中晚籼稻均价为76.3元/百斤,加上出库费用和运费,大米加工企业的实际进厂价在80元左右。   
  5、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据安徽省农产品价格成本调查队调查,今年安徽省中晚籼稻每亩成本470元左右,同比增长两成。   
  6、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比往年增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虽然安徽省自2003年6月1日起就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但2005、2006连续两年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国有粮食企业成为收购市场的主角。由于今年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已没有可能,且普遍看好稻谷后期市场价格,因而入市收购的多元主体比往年增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7、国有粮食企业入市收购比较谨慎,收购期会拉长。今年早稻上市以来价格逐步走高,带动整个稻谷市场价格回升,稻谷市场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国有粮食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入市会比较谨慎,再加上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一般不急着靠卖粮用钱,普遍存在择机销售以获较好收益,中晚稻收购期会比前两年拉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也势必改变营销思路,仅凭加工企业用粮和储备企业轮换很难持续长期托住市场粮价。   
  8、中央及地方各级粮食储备轮换数量较大,也将推动市场稻谷价格进一步上涨。   
  9、在当前CPI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抑制物价上涨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府将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遏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支持相关农产品发展,控制政府调价项目,加强市场监管,对一些低收入者实行必要的补贴等政策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国家对物价的调控也必然反映在粮食价格上,近期中央将对进口储备小麦进行竞价销售,这就是具体的调控措施。据新闻媒体报道,9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指出,要适当增加近两年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收购的,由国家临时存储的小麦和稻谷的拍卖数量,在不低于最低收购价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拍卖底价(即在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增加3分/斤),保证小麦和稻谷的市场供应;从10月1日起,将对进口大豆实行为期3个月的暂定关税,税率由目前的3%降为1%,以降低大豆进口成本,稳定豆粕价格。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决定增加储备粮油投放数量,以稳定粮油市场价格。针对当前南方销区玉米价格较高的情况,拟择机在南方销区按略低于市场价格拍卖一定数量的中央储备玉米,平抑饲料价格。国家粮食局于9月28日通过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天津、广东设分会场)公开竞价销售的方式,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投放4亿斤中央储备食油,以稳定食油价格。从其成交的价格来看,四级豆油为4.25元/斤、四级菜油为4.54元/斤,略低于市场批发价。另外,从宏观经济环境来讲,也不允许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国内稻米产不足需的缺口逐步缩小,连续多年稻米库存下降的趋势得到减缓,市场供给能力表现充足。对今年中晚稻收购不能抱太乐观的态度,要充分预测后势风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6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