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北荆州中晚稻收购动态

2007-08-28 11:103730

为全面掌握收购形势,切实做好中晚稻收购资金供管工作,近日,笔者对主产区湖北省荆州市的中晚稻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荆州市中晚稻生产“三增一平”,托市收购可能有价无市。

    一、中晚稻播种面积略增,产量继续保持历史高位。据有关部门预测,荆州市今年中晚稻播种面积446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增幅3.48%;预计平均单产1090斤/亩,比上年增加20斤亩,增幅1.87%;总产486320万斤,比上年增加12720万斤,增幅2.68%;商品量263466万斤,与去年持平。中晚稻增产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国家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为稻谷价格提供强力支撑。二是科学种田不断普及,田间管理加强,品种结构优化提高产量。三是无大的自然灾害,虫害防治较好。

    二、收购价格高开高走,托市收购有价无市。预计中晚稻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即使收购后期有所下跌,但不会低至0.72元/斤,最低收购价有价无市。上述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四点:一是当前市场米价走高,支撑市场粮价走高。按当前普通中稻米市场价1.22元/斤、碎米0.94元/斤、糠0.68元/斤、壳0.02元/斤测算,1斤普通中稻可加工0.56斤大米,0.09斤碎米,0.11斤粗糠,0.2斤稻壳(损耗0.04斤),1斤普通中稻加工后收入0.85元,剔除加工成本及企业基本利润0.05元/斤,只要普通稻价格在0.80元/斤以内,企业均敢于大胆收购。二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加工企业出于掌握粮源的考虑,积极参与收购,市场竞争将会相对激烈,抬升市场粮价;三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拉动中晚稻价格上涨;四是储备库为完成中晚稻轮换任务,入市高价收购中晚稻,将加剧市场竞争促动粮价攀升。

     三、农民惜售心理严重,收购期间相对延长。鉴于去年粮食收购期结束后粮价大幅上涨,农民认为前期卖出粮食“吃亏”,新粮上市后并不急于售粮。加之今年来人工、机械用工工资上调,种子、化肥、农药涨价,农民期望中晚稻上市价在0.80元/斤以上,势必延长收购期间。

    四、多元主体参与收购,收购同比略有增加。预计今年多元化市场主体继续向农发行靠拢,农发行贷款占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加大,继续成为融资的主渠道。据预测,2007年在荆州农发行开户企业收购量为91933万斤,同比增加19700万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含储备)、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以及种子企业分别为41000万斤(主要是储备轮换)、34300万斤、16300万斤、333万斤;今年从该行贷款的各类企业中晚稻收购资金总需求为73500万元,同比增加21620万元,拟从该行贷款55500万元,同比增加9150万元,分解到国有粮食企业(含储备)、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种子企业分别为30000万元、14600万元、10600万元、300万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5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