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浙江省早籼稻播种面积下降较多,但是生产形势较好,单产增加。据省统计局统计,今年该省早籼稻种植面积187.20万亩,比去年207.15万亩减少19.95万亩,减幅为9.63%;预计总产量70.80万吨,比去年76.23万吨减少5.43万吨,减幅为7.12%。
根据浙江省价格与成本调查队对全省15个调查县(市、区)共计163个农户种植的3138亩早籼稻进行调查,今年早籼稻生产总体情况是:亩产量增加,价格上涨,亩产值增加,亩成本上升,收益提高。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亩产量增加
今年该省早籼稻平均亩产为399.30公斤,比去年的381.80公斤增加17.50公斤,增幅4.58%。虽然该省绝大部分调查县(市、区)早籼稻普遍增产,但温岭市受矮缩病、钻心虫病等虫害影响比较严重,早籼稻亩产量仅307.4公斤,比上年减少69.3公斤,降幅18.4%。
亩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今年该省早籼稻整个生育期间气候条件良好,在播种育秧期尤其是播种集中期(清明前后)天气较好,有利于播种育秧;在生长期间日照充分,雨水适量,既没有连续晴热造成干旱,也没有连续降雨造成水涝;生长后期和收割期间天气晴朗少雨,同时灾害天气影响较小。2、高产优质种子的推广运用。如“嘉育253”、“中嘉早32号”等优质种子在宁波、绍兴等地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同时农业部门、种子站切实做好种子代销点的筛选工作,确保种子规范有序供应。3、农民加强了田间管理,做到适时播种、施肥、防病除虫。虽然今年该省衢州、永康等地在早籼稻生长中后期发生稻飞虱、二代二化螟、二代卷叶螟和纹枯病等较为严重,但由于预报准确,防控措施得当,有效地降低了损失。
二、出售价格上涨,亩产值增加
今年该省各地粮食部门的早籼稻订单收购价格主要集中在84~86元/50公斤(含5~8元/50公斤的政府价外补贴),比去年提高3元/50公斤左右。早籼稻主要是以订单形式出售给国有粮食企业,由于订单收购价提高,相应的平均出售价格较高。调查显示,今年该省早籼稻平均出售价格为83.60元/50公斤,超过2004年82.63元/50公斤的前期高点,创历史新高,比去年的80.75元/50公斤增加了2.85元/50公斤,增幅3.53%。
早籼稻出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成本推动。今年早稻种植的土地成本、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和农药费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2、今年新早籼稻上市以来,市场收购价较高,比70元/50公斤的最低收购价高出许多。3、农民看好后市粮价。由于随着粮油食品和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户对新粮价格的期望值随之提高,存在惜售现象,而近期该国部分主产区灾害严重,中晚稻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农户出于对后期口粮的担心,对新稻的销售心态有所影响。另外,农民也存有卖跌不卖涨的心理。4、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粮食库存减少而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今年早籼稻的亩产值为667.61元,比去年的616.61元增加了51.00元,增幅8.27%。据测算,其中因亩产量提高而增加的产值为28.26元,占产值增加额的55.41%;因价格上涨而增加的产值为22.76元,占增加额的44.63%。因此,今年早籼稻亩产值增加是亩产提高、售价上涨共同造成的。
三、总成本增加
今年早籼稻亩总成本为522.44元,比去年的493.09元增加29.35元,增幅5.95%。其中亩生产成本为427.49元,比去年的408.70元增加18.79元,增幅4.60%;亩土地成本为94.95元,比去年的84.39元,增加10.56元,增幅为12.51%。
导致总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中的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和农药费上涨。
(一)土地成本增加
今年早籼稻的亩土地成本为94.95元,比去年的84.39元,增加10.56元,增幅为12.51%。其中:流转地租金为21.71元/亩,比去年减少18.12%;自营地折租为73.24元/亩,比去年增加10.95%。土地成本上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该省相当部分地区(如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新一轮土地承包,由于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种粮效益较好且比较稳定,农户种粮积极性较高,而村级集体土地承包价格多采用招标形式确定,因此农户间竞争激烈,相应抬高了土地承包费。每亩土地一年的承包费高的可达300元,甚至更多。
(二)物质与服务费用中的机械作业费、化肥费和农药费上涨
1、机械作业费。今年亩机械作业费为105.57元,比去年89.13元增加16.44元,增幅达18.44%。主要是机械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作业面和作业深度提高以及机耕、机收价格上涨。该省有关部门以水稻机插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将部分植保机械列入购置补贴范围;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实行机插、机收、机耕、植保等不同机具差别补贴办法,并对欠发达地区实行倾斜政策。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大提高了机械作业面和作业深度。如诸暨市水稻生产在采用机械化耕作、收割、直播等新型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了机械化育秧、插秧、植保等先进生产技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市调查户70.21%的种植面积采用了机插,机械作业费由上年的每亩129.76元猛增为171.69元,增幅为32.31%,而每亩劳动用工由上年的3.75日下降为今年的3.05日,其降幅为18.67%。
2、化肥费。亩化肥费为78.58元,比去年的71.88元增加6.70元,增幅为9.32%。今年化肥价格稳中略涨,造成化肥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肥用量增加,调查显示,亩化肥折纯用量为19.82公斤,比去年增加1.83公斤,增幅为10.17%。从用肥结构看,主要是过磷酸钙、碳铵、混配肥用量增加。
3、农药费。今年亩农药费为38.53元,比去年的31.85元增加6.68元,增幅达20.97%。主要原因:一是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力,特别是往年的稻飞虱等使农户更加重视,所以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量有所增加。二是农药像药品改头换面成为新品种农药,价格大幅提高,同时农民不很了解新品种农药使用方法,造成用量偏多。三是进口农药提价,据余姚市调查点反映提价幅度在10~15%。
总成本中减少的主要因素有人工成本和畜力费。今年亩人工成本为156.93元,比去年的161.50元减少了4.57元,减幅2.83%。其中家庭用工折价130.35元,比去年的135.68元减少5.33元,减幅3.93%。家庭用工天数为4.74天,比去年的5.12天减少0.38天。今年亩畜力费9.95元,比去年的13.52元减少了3.57元,减幅26.41%。人工成本和畜力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该省早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提高,相应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畜力作业。
四、净利润增加,现金收益提高
今年亩净利润为148.72元,比上年129.70元增加19.02元,增幅14.66%。每50公斤早籼稻净利润为18.52元,比上年16.82增加1.70元,增幅10.11%。早籼稻种植净利润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亩产量与收购价格双双上涨,且上涨幅度大于总成本的上涨幅度。
亩现金收益为352.31元,比上年的331.39元增加20.92元,增幅6.31%。每亩补贴收入为9.32元,比去年的14.98元减少5.66元,减幅为37.78%,主要原因是该省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还未出台,一旦政策到位,每亩补贴收入将高于去年。种植一亩早籼稻现金收益和补贴收入合计361.63元,比去年346.37增加15.26元,增幅为4.41%。
五、政策建议
(一)继续保持农资价格的基本稳定。进一步落实对农资市场价格调控和监管的各项措施,稳定农资产品价格,减轻农资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
(二)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巩固水稻机收、机耕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扶持,以减少“双夏”劳动力紧张带来的工价上涨的矛盾,降低农户的种粮人工成本。
(三)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效,降低成本。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2
11月19日吉林德惠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912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整体平稳
0评论2025-11-18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5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2
11月13日江西九江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7
近日山西景德镇地区稻米价格
0评论2025-11-1326
11月13日江苏粳稻米价格稳中有落
0评论2025-11-1334
11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稳中有跌
0评论2025-11-0545
近日上饶地区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