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西早稻价格止涨趋稳,部分回落

2007-09-11 08:522020
    江西新早稻自上市以来,价格高开高走,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持续缓慢上涨后,目前整体上已止涨趋稳,少数县市出现回落态势。
  收购均价首次出现非上涨记录
  7 月中旬,江西省常规早稻平均开秤价为75.2 元(50公斤,下同),同比上涨5 元左右,之后,受全国物价上涨、前期严重干旱、农民惜售、市场收购主体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一路走高,到9 月3 日,全省收购均价高达83.09元,同比上涨10元左右,创该省历史新高。
  早稻价格的连续上涨,使购销双方均持谨慎态度,卖方不急于出售,买方也不急于收购,基本处于相持状态,导致全省早稻收购量明显少于近几年同期。据该省粮食局统计,截至8 月31日,全省共收购早稻28.33亿斤,同比减少16.22亿斤,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18.85亿斤,同比减少15.26亿斤。
  目前,全省早稻价格持续上涨态势基本得到抑制,总体保持稳定。9 月5 日,全省收购均价83.04元,今年首次出现非上涨记录,丰城、新余、萍乡、永修等县市早稻价格还回落了1 ~2 元。
  三个减弱使早稻价格止涨趋稳
  目前全省早稻收购价格止涨趋稳是市场各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三个减弱”:
  买方:收购力度明显减弱。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虽然普遍看好明年早稻市场,但以目前83元的收购价,加上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到明年的5 、6 月份,成本将高达88~89元,销价要达到90元以上才会有利润,已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尤其是那些承诺实行二次结算的购销企业,如果继续提价收购,不仅后面收购的早稻要增加成本,而且以前收购的也要补差价,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大。
  因此,购销企业从购得进、销得出、有利润的经营原则出发,目前继续抬价收购的积极性所剩无几,有的还降低了挂牌价格,静观后市。
  此外,不少购销企业还担心,一旦早稻价格上涨过高,国家可能出台调控措施平抑粮价,那么高价收购的早稻将会形成巨额亏损,这也是其不敢继续抬价收购的原因之一。
  粮食加工企业。早稻上市初期,销区米价较好,企业多采取边收边加边销经营方式,费用较小,利润空间较大,收购积极性普遍较高,收购价往往高于当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入8 月下旬后,随着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的提高,大量新米涌入销区,导致销区米价涨幅大大低于早稻收购价的涨幅,加工利润空间大幅缩小,收购积极性逐渐下降。
  目前加工企业通过收购均有一定的早稻库存,加上目前优质早稻价格已达到83 ~95 元,高的接近100元,为防范经营风险,加工企业也不敢贸然继续抬高价格收购,有的还调低了收购价。????粮食储备企业。无论是本省的还是外省在江西省采购早稻补库的储备企业,前期已基本达到预期补库目标,为降低补库成本,目前更不会提价收购。
  卖方:农民惜售心理逐渐减弱。
  旱情解除。8月下旬后全省旱情得到解除,目前中晚稻长势整体良好,前期因严重干旱对中晚稻产生的悲观情绪基本消除,农民对中晚稻收成充满信心,出售早稻的积极性提高。
  为中晚稻腾仓。由于堆放在家里的早稻遭受虫鼠危害造成损失,加上要为中晚稻收割腾出存放空间,农民将会出售部分早稻。
  担心价跌。目前早稻价位基本达到农民售粮预期,又见各收购主体明显减弱了收购力度,担心后期粮价会走低,出售早稻的意愿增强。
  国家:托市粮拍卖力度的加大,对减弱各市场主体对新早稻的竞购起到了一定作用。
  预计后期价格在目前价位基础上小幅振荡。
  目前江西省农民手中还有部分早稻,虽然目前早稻价格呈现止涨趋稳、少数县市略有回落的态势,但从整个供求关系分析,后期价格大幅下跌或上涨的可能性均较小,预计后期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并在目前价位基础上小幅振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0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5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