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全省16个调查县、145个调查户、802亩中籼稻的常年定点记账调查,今年总体情况是:单产连续上升,总成本、现金成本、现金收益增加,出售价格大幅上涨,上述四项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在国家鼓励粮食生产政策和粮食价格上扬的积极推动下,安徽省中籼稻出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一、亩产量增加
今年安徽省中籼稻平均亩产量为484公斤,较去年的472.4公斤,增加11.6公斤,增幅2.5%。该省除少部分地区受病虫害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单产略减外,绝大部分地区都普遍增产。另外根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该省今年中籼稻和一季晚稻的播种面积为2640万亩,比去年2465万亩,增加175万亩,考虑部分地区受灾因素,安徽省中籼稻的收获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或略高,今年中籼稻的总产量会比去年有所增加。
亩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条件好。今年入夏以来,中籼稻生长期间总体气候较好,7月份以后,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对中籼稻的灌浆、成熟、晒干等都有利。虽然淮河部分地区和皖南山区发生洪涝灾害,但对该省中籼稻主产区影响不大。二是得益于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在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省中籼稻种植面积近几年在逐年递增,种植户加大投入,适时播种、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加大了病虫害防治力度,国家制定的良种和良种示范补贴,在安徽省绝大部分调查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种植户种植优质高产的杂交稻种,除了亩产量增加外,也提高了品质,保证了稻谷价格上涨,农户种粮的收益增加,同时还可以享受良种补贴的政策。直报数据显示,今年我省中籼稻每亩各项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为36.59元,比去年上涨了10.89元。
二、出售价格大幅上涨,亩产值增加
安徽省中籼稻调查期的平均出售价格为82.54元/50公斤,比去年调查期的价格71.84元/50公斤,提高了10.7元/50公斤,涨幅14.89%,这也是我省中籼稻在成本调查期内,出售价格最高的一年。
安徽省中籼稻出售价格上涨过快是诸多因素造成的。1、总成本增加,其中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租赁作业费、雇工费等这些现金成本的上升,客观上要求粮价上涨;2、该省今年夏粮和大豆等品种出售价格都是明显上扬,种植户都看好后市粮价,存在惜售现象,也刺激了中籼稻价格上涨;3、生猪等农副产品价格和粮食价格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推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涨;4、国内粮食深加工业迅速发展、饲养业的全面恢复,对粮食需求量的增加;5、2006年国际粮食产量下降,库存减少,需求量增加也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由于成本增加和粮食产量跟不上粮食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粮食价格飞快上涨,中籼稻也不例外。中籼稻和其它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低于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如果农副产品价格不降、粮食需求量继续增加,预计中籼稻和其它粮食价格还会有上涨的空间。
今年该省中籼稻亩产值为813.82元,比去年689.82元增加了124元,增幅17.98%。不计副产品产值,主产品的产值798.95元,比去年增加了120.17元。据测算,其中因亩产量增加而提高的产值为16.6元,占主产品产值增加额的13.81%;因价格上涨而增加的产值为103.57元。占主产品产值增加额的86.19%。因此,该省今年中籼稻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次要原因是亩产量的增加。
三、总成本增加、现金成本上升
今年安徽省中籼稻每亩总成本471.47元,较去年408.09元增加了63.38元,增幅15.53%。其中土地成本56.16元,较去年47.09元增加9.07元,增幅19.26%;生产成本415.31元,较去年361.00元,增加54.31元,增幅15.04%。生产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分别为250.81元和164.5元,比去年分别增加了14.00元和40.31元。总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加外,主要还是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较大。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
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主要有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农家肥费和工具材料费。种子费增加主要是因为该省大部分地区都推广和种植优质高产的杂交稻种,自留种和当地习惯种植稻种使用减少,稻种用量减少,购买金额增加;今年化肥总体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略降,化肥费增加主要是使用量在增加;为提高粮食产量,农户更加注重防治病虫害,增加了农药的喷洒次数和用量,农药费也增加;租赁作业费和去年基本持平,机械作业费略减、畜力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用柴油价格提高,农户为减少成本开支,使用牲畜增多;工具材料费增加是因为种粮收益增加,农户购置小农具数量增多。
(二)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增加
安徽省中籼稻生产的人工成本为164.5元,较去年124.19元增加了40.31元。人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日工价上涨,由于该省去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为3587元,比上一年增加了946元,导致该省农业劳动日工价大幅度提高,07年农业劳动日工价为17.7元,比去年上涨了4.7元,增幅36.2%。受劳动日工价提高的影响,该省雇工工价有所提高,今年雇工工价48.07元,比去年上涨了11.47元,增幅31.34%。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的提高,说明我省农业人口的生产劳动收入在增加。
由于农户种粮收益的增加,种粮积极性提高,今年安徽省中籼稻土地成本增加,自营地折租和流转地租金分别为51.89元和4.27元,较去年分别增加了8.5元和0.57元,增幅为19.59%和15.41%。耕地以前只说它是生产要素,在没有发生土地流转的情况下,从未反映出其应有的价值,该省今年自营地折租大幅上涨,其机会成本的显现,反映出土地成本在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中的重要性,其成本正在向合理的水平接近。
(三)现金成本增加明显
今年中籼稻种植的现金成本为281.52元,较去年257.71元增加了23.81元,增幅9.24%。现金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雇工费用、流转地租金三项成本分别为250.81元、26.44元、4.27元,较去年分别增加了14.0元、9.24元、0.57元,这三项单独核算金额均增加,说明农户种植中籼稻的投入在加大,现金成本在增加。
四、农户收益比去年大幅增加
由于今年中籼稻亩产量和出售价格均高于去年,导致每亩产值和净利润都明显高于去年。中籼稻每亩净利润为342.35元,比去年281.73元增加60.62元,增幅21.52%;现金收益532.3元,比去年432.11元,增加100.19元,增幅23.19%。粮农的收益大幅度提高。
粮食补贴政策也直接增加了农户的收益,调查户数据显示,今年我省中籼稻平均每亩的补贴收入为36.59元。在调查期内,主产品的出售数量和去年基本持平,农户收益增加,但个别调查县,特别是水田比较少的地区,农户出售数量很少,调查户几乎都没有出售,究其原因,一是为保证口粮充足,二是观望后期粮食价格,这种情况还会进一步加剧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同时影响农户的收益。
五、建议
1. 保持粮食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和完善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扩大覆盖面,调查中发现很多农调户都知道种粮有补贴,但不知道自己种粮可以享受国家的哪些补贴,也不知道补贴标准,建议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透明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2. 今年该省中籼稻产量、产值增加重要原因就是大力推广优质杂交水稻种植,但是同品种稻种价格参差不齐,因此加强稻种和其它农作物种子流通环节方面管理,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保证每户能用上优质低价的种子。
3.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市场价格,防止假冒、低劣农资进入市场。对诸如把尿素和复合肥或其它化肥捆绑销售的;换包装、换品名降低化肥、农药有效成份的;称某某品种专用肥,变相提高价格等坑农、害农现象要给予坚决打击。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5
11月19日吉林德惠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914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整体平稳
0评论2025-11-18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8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4
11月13日江西九江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8
近日山西景德镇地区稻米价格
0评论2025-11-1327
11月13日江苏粳稻米价格稳中有落
0评论2025-11-1334
11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稳中有跌
0评论2025-11-0548
近日上饶地区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