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西中晚稻收购价格动态

2007-11-16 10:473910
目前,江西晚稻开始大量上市,除少数县市收购价格略有波动外,全省中晚稻市场可以用“三个平稳”来概括。
      一、收购价格平稳
      据监测,11月14日,全省常规中晚稻平均收购价格为86.38元(50公斤价,下同),仅比上月同期回升了0.16元/百斤,几乎没有变化。分地区看,全省产区、销区收购价非常接近,没有明显的地区价差,价位最低的个别县市的收购价为81-82元,价位最高的个别县市收购价为93-94元,但两极价位的交易量很小。分品种看,长粒型常规稻价格一般要比短粒型高出2-3元,优质稻价格多数为90-100元,个别品种如“外引七号”的收购价为102元左右。
     与江西稳定的价格相比,周边稻谷主产区省份如湖北、安徽的中晚稻收购价却出现小幅回升,由10月份的78-80元上扬到目前的80-82元。
     二、收购市场平稳
     据省粮食局统计,截止11月10日,江西国有粮食企业和非国有重点粮食经营企业共收购中晚稻12.7亿斤,同比多收0.3亿斤,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8.5亿斤,同比多收0.7亿斤。从收购进度看,各地很不平衡,多的县市已收了数千万公斤,少的县市收购量只有几十万公斤,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省中晚稻收购市场总体平静。主要表现在:虽然收购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但经营企业没有通过打“价格战”来增加收购量,而是在收购方式和服务措施上各显神通。有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当地民营加工企业按协商比例投入资金进行联合收购,一可避免双方竞价收购增加收购成本,二能增强实力抵御市场风险;有的需粮大户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利用邻省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直接从外省购进中晚稻,从而避开当前的高价位;一些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实行“协议收购”,农民将粮放在企业,签订好协议书,暂不结算,想什么时候卖,企业再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结算给农民,农民省去了保管存粮的麻烦,企业可多收粮且节省收购资金。此外,各收购主体在收购品种上也各有侧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储备企业以收购常规品种为主,加工企业则以收购优质品种为主。
     今年晚稻价格高开,农发行为控制贷款风险,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省级产业龙头化企业发放晚稻收购贷款的标准一般在84元左右,并要求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超额部分的资金由企业自行解决。
     三、买卖双方入市心态平稳
     购销双方入市心态平稳是保持目前市场平稳的关键因素,如果有一方心态失衡,就有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先看卖方心态。目前有两个主要因素稳定农民售粮心态。一是售粮心理价位。近几年,江西早、晚稻品种市场价差在4-8元,今年全省早稻价格一度达到85元左右的高位,如加上5元左右的品种价差,多数农民今年出售晚稻的期望值在90元以上,达不到这个价位一般不会出售,个别地方整个行政村目前还没有卖掉一斤中晚稻。二是隔年售粮方式的兴起。农民在近几年的售粮过程中得出结论:本年生产的粮食留到下年卖更全算,如2006年产的中晚稻在当年11月份的价格为76元左右,到了2007年的5月份价格涨到了84元左右,前后相差8元,部分农民早已作好将今年的中晚稻留到明年出售的打算,并不在乎目前价格的小幅涨跌。如高安市南坊乡胡村,目前农村粮食经纪人上门收购出价89元还不愿卖,并表示即使价格再提高1-2元也是如此。所以,目前除急等钱用或家中无存粮条件的农户外,大部分农民只是部分出售晚稻或干脆一粒不卖,售粮心态稳定,不急不燥。
      再看买方心态。目前江西中晚稻已在高位运行,加上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等,价格就更高,同时也担心粮价过快上涨,国家会采取稳定市场的措施,即使是明年上半年的行情上涨,也不敢贸然入市大量收购。加上今年部分粮食企业高价抢购早稻,不仅占用了仓容和资金,有的还形成了亏损。各收购主体接受教训,风险意识增强,在中晚稻收购时变得理性谨慎,收购心态由早稻收购时的“不顾一切多收粮,孤注一掷赌后市”转变为“既要收得进又要销得出,赚得一分是一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一般采取以销定购、代购代储、合作收购等方式降低经营风险,大米加工企业多数采取边购边加边销方式来实现稳当利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8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