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0月27日-11月2日),南北产区新稻收购市场依然表现平淡。受新粮上市、稻米市场供应量不断放大影响,市场购销活动较为淡静,据统计,本周举办的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交易会仅成交了0.2万吨05年中晚籼稻,其他品种均流拍。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国内稻米价格稳中略有波动,其中,黑龙江佳木斯2等粳稻收购价1660元/吨,比上周下跌40元/吨;浙江杭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2740元/吨,安徽黄山2等晚籼稻收购价1680元/吨,福建福州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620元/吨,浙江衢州3等早籼稻出库价1600元/吨,均持平;江西抚州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300元/吨,上涨20元/吨。
一周要闻回顾:
★10月31日托市稻谷拍卖仅成交2418吨
最低收购价稻谷第63次竞价销售交易会于10月3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湖北、湖南设分会场)举行。本次交易会计划拍卖数量为76.38万吨,实际成交2418吨,总成交率为0.32%。其中2005年中晚籼稻成交2418吨,成交率0.37%,成交均价1484元/吨;2006年中晚籼稻与2006年早籼稻全部流拍。
★国家发改委:本周主产区稻谷出售价略跌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粮食主产区农调户的电话询价,本周(10月25日―10月31日)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出售价格每50公斤(下同)77.5元,比上周略升0.1%。其中稻谷平均为83.6元,略降0.2%。早籼稻:皖赣鄂湘粤桂六省平均出售价80.5元,下降0.7%。其中,江西78元,下降3.3%;湖南77.4元,下降1%;广东87.3元,下降0.5%;广西89.1元,略降0.2%;湖北75.8元,略升0.3%;安徽75.3元,持平。中籼稻:皖鄂湘川四省平均为80.5元,上升0.6%。其中,湖北79.6元,上升0.9%;四川84.5元,上升1.9%;湖南78.7元,略降0.4%;安徽79元,持平。晚籼稻:皖赣鄂湘粤桂六省平均为86.2元,略降0.2%。其中,湖南80元、广西96.7元,分别略降0.2%;广东92.7元,下降1.7%;安徽79.7元,略升0.1%;湖北80.3元,上升1.5%;江西82.3元。粳稻:黑吉辽苏四省平均为87.3元,略降0.3%。其中,吉林85.4元,下降1%;江苏89.4元,下降1.5%;辽宁88.2元,上升1%;黑龙江86.2元,略升0.2%。
★江西省新产晚籼稻市场交易量较少
近日,江西省中晚籼稻收割基本结束。新晚稻也有零星上市,优质品种开秤看好。据省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今年江西省晚稻种植面积预计为2225万亩,虽比去年减少1.34万亩,减幅0.06%,但由于单产增加,总产预计812万吨,增产4.44万吨,增幅0.55%。而全年稻谷总产将达到1813.9万吨,增产2.44万吨,增幅0.13%。今年江西省克服了干旱、病虫害等对晚籼稻生产的影响,总产量略高于灾前预期产量。另据南昌市、赣州市和吉安市的农民反映,当地晚籼稻常规品种平均开秤价为86元/50公斤;优质晚籼稻在91-100元/50公斤之间,同比去年增加6-8元/50公斤。据调查,目前该省晚籼稻收购还未进入高峰,由于看好后市晚籼稻收购价格,目前农民出售数量较少,市场交易量不大。
★湖北省中稻市场购销平稳 价格同比上涨
今年湖北省中稻生产形势良好,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最近组织的调查表明:湖北中稻收购价比上年普遍上涨,当前市场上中稻收购主体主要是粮食加工企业和私营粮商,粮食购销市场平稳。从主产区监测情况看,荆州市中稻平均收购价1.50~1.7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6%~13%;荆门市平均收购价1.56~1.66元/公斤;仙桃市1.56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涨7%左右;襄阳区1.42~1.52元/公斤,上涨10%以上。据了解,由于去年底以来粮价上涨,陈粮价格高位运行,新粮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国家粮食批发市场拍卖托市早籼稻价格较高,加工企业到厂价每斤达到0.78元。在这种形势下,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出于掌握粮源的考虑,积极入市收购粮食,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从而抬升了粮价。另外,由于其它农产品、生产资料以及农业服务业等价格持续上涨,相当一部分农户惜售心理严重,加上农民出售的粮食品质也普遍好于去年,使农民对中晚稻看涨心理比较强烈。
市场分析预测:
★新粳稻收获上市 价格短期维持弱势
目前,南北产区新季粳稻均全面收获上市,在原粮供给不断增加以及大米销售不理想的影响下,新稻上市价格有所走低。其中,东北产区由于今年增产幅度较大,而企业库存中尚有部分上个粮食收购期收购的稻谷没有销售,各市场主体的收购积极性不强,观望心态较重,使得新稻价格难以高开,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多平开或略有降低。而在近年来南方产区改良稻品质提高较快、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东北稻谷质量比较优势相对下降,也增加了东北稻米的销售难度。另外,近日苏皖产区新产粳稻米上市量也开始放大,市场销售压力有所体现,局部地区购销价格出现回落。整体来看,预计短期内产区粳稻市场平稳弱势行情仍将保持,而且随着新稻的大批量上市,其价格走低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但随着新稻水分的降低、多元主体入市采购的增多,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粮食生产成本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预计后期南北产区粳稻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将较为有限。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15
11月19日吉林德惠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914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整体平稳
0评论2025-11-1815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7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4
11月13日江西九江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7
近日山西景德镇地区稻米价格
0评论2025-11-1327
11月13日江苏粳稻米价格稳中有落
0评论2025-11-1334
11月5日国内大米价格稳中有跌
0评论2025-11-0547
近日上饶地区稻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