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北部分地区早稻购销两旺

2007-08-09 09:132280

 7月下旬,湖北省京山县新早籼稻上市了。据对该县钱场、永兴、曹武、罗店等早籼稻主产区10多户农调户的早籼稻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全县早籼稻生产呈现出单产小幅下降、成本基本持平、收益大幅上升的特点。

    一、早籼稻单产略降,价格上扬,市场购销两旺。

   今年全县早籼稻种植面积83074亩,比去年增加1795亩,增幅2.2%。按照今年的自然生产环境来说,还是十分有利于早籼稻生长的。早籼稻移栽农田后,天气晴好,水分也充沛,气温适宜,日照时间充足,禾苗长势良好。如果不是在早籼稻收割时节连遭暴雨袭击,全县有部分农田受灾减产,今年的早籼稻单产亩平应在550公斤左右,高于去年水平。但因洪涝灾害使得全县早籼稻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调查户亩平产量495.8公斤,比同期504.1公斤减少8.3公斤,减幅1.65%。

   虽说天公不作美,但政策赐福,行情帮忙。由于今年国家在早籼稻上市前就出台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民心中有了底,对早籼稻的收购价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在国家最低收购价的托市作用下,市场行情高开高走。今年该县早籼稻开秤价为每50公斤75元,随后一路上扬,收购中期上升到每50公斤83元。全县农民大多生产鄂早17和二优287等优质品种,因出米率高,深受个体粮商的偏爱,他们收购踊跃,纷纷进村入户抢收粮源,导致早籼稻价格一路攀升。对广大农民来说,今年的早籼稻开秤价就已经高出了国家最低收购价,一路走高,已达到了他们的心理预期价位,所以农民销售积极,基本不存在惜售心理,只要有粮商进村,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将粮食卖了。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户每50公斤收购价为79.36元,比同期68.28元上升16.23%。

    二、成本基本持平,农民增收明显。

    调查显示,今年早籼稻生产总成本亩平为434.4元,比去年同期437.71元略减0.76%,处于基本持平状态。从成本结构来看,表现为物质与服务费用为亩平252.58元,比同期上升2.98%;人工成本亩平131.82元,比同期下降7.45%。在物质与服务费用上,今年调查户因选购杂交稻种子增多,导致种子用量减少,使用复合肥增多,导致化肥折纯量减少。在农资价格水平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种子和化肥费用都比同期略有下降。但因农民机械作业化程度提高,机械作业费大幅上升,增减因素相抵,影响亩平物质与服务费用比同期上升2.98%。在人工成本上,影响人工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雇工工价由去年的50元提高到60元,农民认为工价逐年提高难以承受请工减少,亩平雇工由去年同期的0.38个工减少到0.18个工,从而使雇工费用大幅下降,影响人工成本比同期下降7.45%。

    在收购价大幅上扬,成本基本持平的利好因素影响下,该县农民早籼稻增收明显。调查显示,今年早籼稻亩平产值786.92元,比去年同期688.4元增加98.52元,增幅14.31%;亩平现金收益524.99元,比同期423.02元增加101.97元,增幅24.11%,亩平净利润352.52元,比同期250.69元增加101.83元,增幅40.62%。

    三、预计后市早籼稻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格局。

    一是受益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保护作用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作用,早籼稻价格水平将高于上年。

    二是今年早籼稻部分地区受灾,粮源偏紧,而市场需求强劲,不仅国家储备粮轮换需要增加补库量,而且受肉、蛋、奶等副食品涨价影响,养殖业快速发展,增加了粮食消费,同时工业用粮大幅增加也刺激了早籼稻的需求,从而导致货紧价扬。

   三是国际国内大米市场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运行,支撑国内早籼稻价格高位运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4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