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人民币汇率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2015-12-16 16:412690
 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再度下跌,收盘至6.4378,央行当日设定的中间价是中间价报6.4236,较上个发布日(12月9日)6.4140,调降92个基点,已四天连续下调385基点,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而香港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也持续贬值,跌破6.5观后,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汇差进一步拉大,这被市场解读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央行中间价的设定一般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对汇率的态度,而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 则是欧元升值,美元指数下跌,央行去引导人民币贬值,可能是为了在美联储12月15日决定加息前,为自己的下一步战略赢得空间。也就是说一旦加息,可能会导致贬值压力形成累计效应。 
 
  12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关键一步,一般认为这也是对人民币汇率的一个强劲支撑。但是与市场预期相反,人民币却走上了一轮可观的贬值之路。 
 
  最近一段时间的宏观数据对人民币贬值形成预期,11月全国制造业PMI降至49.6%,创3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准,内外需维持疲软状态,这主要受传统行业、高耗能耗能行业深度调整所影响。欧洲央行延长资产购买计划六个月,但未提高每月资产收购规模,引发欧元贬值。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高于预期,美联储加息几乎已板上钉钉,美元汇率极为强势,一度突破100点大关,这也对人民币形成了较大压力。 
 
  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更直接压力的则是12月7日央行公布的数据,11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为34382.84亿美元,较上月减少了872.23亿美元,消息公布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更多。这说明即使在11月人民币缓慢贬值的过程中,央行也在公开市场通过抛售美元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因此才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 
 
  对于人民币汇率,央行副行长易纲在11月月初举行的吹风会上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速增长中,增长态势没有改变,并且货物贸易仍有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外汇储备非常充裕,这些因素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易纲同时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将会增加。在推进汇率改革的过程中,正常的双向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完全符合经济规律。这当然是官方通过舆论来引导市场预期。 
 
  大多数市场人士也认为人民币中长期没有大幅下跌的基础,比如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在8月31日分析认为,在中国经济与政策支撑下,人民币不具备趋势性大幅贬值基础,年末即期汇率预计在6.6左右。 
 
  当然,此次人民币贬值的最直接原因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而这个预期将在12月15日兑现,如果12月15日美联储加息,利空出尽,如果不加息,则加息预期利剑还是高悬,但是人民币未来的走势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汇率其实是货币作为资产价格的表现,最终决定于人民币的投资收益率,市场上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主要源自对疲弱基本面的认识。只要经济基本面没有显着改善,这种贬值预期就可能持续存在。笔者一直认为,相对于中国持续下行的经济基本面,人民币的贬值实在是太慢了,这就形成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高估,这才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最终基础。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抛售美元稳定人民币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 
 
  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再度下跌,收盘至6.4378,央行当日设定的中间价是中间价报6.4236,较上个发布日(12月9日)6.4140,调降92个基点,已四天连续下调385基点,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而香港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也持续贬值,跌破6.5观后,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汇差进一步拉大,这被市场解读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央行中间价的设定一般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对汇率的态度,而当下的国际金融市场则是欧元升值,美元指数下跌,央行去引导人民币贬值,可能是为了在美联储12月15日决定加息前,为自己的下一步战略赢得空间。也就是说一旦加息,可能会导致贬值压力形成累计效应。 
 
  12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关键一步,一般认为这也是对人民币汇率的一个强劲支撑。但是与市场预期相反,人民币却走上了一轮可观的贬值之路。 
 
  最近一段时间的宏观数据对人民币贬值形成预期,11月全国制造业PMI降至49.6%,创3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准,内外需维持疲软状态,这主要受传统行业、高耗能耗能行业深度调整所影响。欧洲央行延长资产购买计划六个月,但未提高每月资产收购规模,引发欧元贬值。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高于预期,美联储加息几乎已板上钉钉,美元汇率极为强势,一度突破100点大关,这也对人民币形成了较大压力。 
 
  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更直接压力的则是12月7日央行公布的数据,11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为34382.84亿美元,较上月减少了872.23亿美元,消息公布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更多。这说明即使在11月人民币缓慢贬值的过程中,央行也在公开市场通过抛售美元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因此才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 
 
  对于人民币汇率,央行副行长易纲在11月月初举行的吹风会上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速增长中,增长态势没有改变,并且货物贸易仍有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外汇储备非常充裕,这些因素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易纲同时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将会增加。在推进汇率改革的过程中,正常的双向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完全符合经济规律。这当然是官方通过舆论来引导市场预期。 
 
  大多数市场人士也认为人民币中长期没有大幅下跌的基础,比如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在8月31日分析认为,在中国经济与政策支撑下,人民币不具备趋势性大幅贬值基础,年末即期汇率预计在6.6左右。 
 
  当然,此次人民币贬值的最直接原因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而这个预期将在12月15日兑现,如果12月15日美联储加息,利空出尽,如果不加息,则加息预期利剑还是高悬,但是人民币未来的走势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汇率其实是货币作为资产价格的表现,最终决定于人民币的投资收益率,市场上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主要源自对疲弱基本面的认识。只要经济基本面没有显着改善,这种贬值预期就可能持续存在。笔者一直认为,相对于中国持续下行的经济基本面,人民币的贬值实在是太慢了,这就形成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高估,这才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最终基础。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抛售美元稳定人民币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