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南省早稻收购市场动态

2007-08-03 11:352700

 据初步统计,今年湖南省早稻播种面积约2250万亩,较上年减少130多万亩,预计产量179亿斤,较上年减少8亿斤。预计早稻商品量80亿斤左右,预计收购65亿斤。7月中旬湖南省早稻陆续开秤收购,但目前旺季不旺,没有出现收购高峰,综合各市州反映和调研的情况,全省早稻收购面临着新形势。

    一、价格高开,进度缓慢。截至7月31日,全省共收购早稻4.6亿斤,与去年同期比较减少8.8亿斤,全省收购均价为每百斤74.4元,基层点库收购价为73-74元,城区大库为75-76元,均高出去年同期收购价3-4元。造成今年早稻收购价高开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中储粮与地方储备粮轮换,以及外地的委托收购企业间争抢粮源,竞相抬价。如岳阳的湘阴县,收购主体有中储粮、省直粮库、长沙市属大型收储企业以及当地的粮食购销企业,收购价从7月中旬开秤的72元,飙升到现在的76元,形成“军阀混战”、价格节节攀升之势;二是早稻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加上粮农惜售,市场粮源相对减少。

    二、资金缺乏,企业观望。根据今年《预案》要求,最低价收购资金实行中储粮直属库统贷统还。相关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目前预案没有启动,政策性贷款没有发放。与此同时,省农发行要求,各地农发行切实搞好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粮食企业入市收购。大部分市州银企协调顺畅,收购资金到位较快,但有个别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相对滞后,企业申请的自主收购贷款难以到位。我们在湘阴县、临湘县了解到:截至7月28日,临湘县富民米业收购30万斤,湘阴县湘资粮食购销公司收购800万斤,全部是企业自筹资金,两个企业的负责人说:“农发行尚未发放贷款,用完了自筹资金,要么打‘白条’,要么就停收”。

    三、待价而沽,粮农惜售。目前,全省粮食收购市场比较平静,收购量不大,粮农待价惜售是直接原因。造成粮农惜售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的生产成本增加。据粮食部门调查统计,今年全省早稻亩平生产成本约512.26元,比上年增加55.66元,增幅达13%。按平均亩产750斤计,每百斤成本为68.3元,比上年增加7.42元;二是农民对粮价的心理预期高。牲猪、玉米价格大涨,劳动力价格上涨,工资上调,物价整体水平在提高,粮农对早稻价格的期望值随之增高。三是目前粮价上涨,农民“卖跌不卖涨”。四是当前我省湘东、湘南出现严重的旱情,部分地方晚稻插不下;湘西北出现洪涝灾害,农民要留足自己的口粮。五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售粮换钱已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大多数农民不急于售粮。

    四、多措并举,抓好收购。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做好今年我省早稻收购工作,确保农民增产增收,针对今年的实际情况,江西省粮食局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全省早稻收购工作。一方面,充分做好收购前期准备。早在6月21日全省粮食调控工作会议上,对今年早稻收购工作就作了专门部署和安排;7月5日,省粮食局牵头与中储粮湖南分公司、省农发行、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物价局等部门就今年早稻收购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7月10日,就我省今年上半年粮食形势和早稻收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7月18日,与省农发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早籼稻收购及资金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湘粮联传电〔2007〕7号)。全省准备收购仓容113亿斤,早稻收购仓容总体上没有缺口。省农发行已明确表示今年早稻放贷规模要超过去年,全省早稻收购资金总体上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及时督查指导收购。通过电话跟踪、价格网络监测、下基层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握收购动态,指导全省收购。7月25日,派遣两个组分赴早稻主产区调研、督查、指导收购。针对目前形势,我局要求:一是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分析,做好信息服务,帮助购销企业和粮农认清形势,引导企业和售粮农民形成合理的价格预期,指导企业理性入市,引导粮农积极售粮;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好正常的收购秩序;二是粮食企业要把握好当前粮食市场总体形势,不要光等预案启动,也不要盲目跟风,抬价抢购,应该合理定价,理性收购。要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把握好收购粮食质量;三是各地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立收购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收购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24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