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6年,我们认为“通胀归来”是大概率事件。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美元强势周期可能结束,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反弹。随着欧央行宽松力度低于市场预期、日本央行不认为应实施负存款利率,市场对美国和欧洲、日本的货币政策分化预期可能边际收敛,美元强势周期可能结束。受计价货币因素影响,大宗商品大概率反弹。
第二,目前中国工业企业库存低位,补库存将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动力。前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跌,存在“去库存-价格下跌”循环。目前无论是统计局工业企业产品库存还是PMI库存,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补库存一触即发,而美元周期的变化可能成为补库存的起点。
第三,我们认为,财政货币政策将“攻防转换”,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预期变为现实,带动终端需求上升,从而提高物价。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扩大需求仍是政策发力重点,财政政策是破局经济下滑的最佳手段。
第四,发达国家经济回暖,将带动全球经济和物价。2015年发达经济体GDP增速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欧元区GDP增速由2014年三季度的0.8%上升至最新的1.6%,日本GDP增速由2014年三季度的-1.5%上升至最新的1.6%,双双回升至2002-2005年的平均增速水平。根据IMF预测,2015年全球GPD增速3.1%,2016年全球GDP增速3.6%,2016年经济可能进一步好转。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6年“通胀归来”是大概率事件,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空间非常有限,债券市场面临长期调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