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预计今年湖南省早稻收购价格

2007-06-27 09:552650
作为全国的稻谷产粮大省,2006年湖南累计收购粮食630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90万吨,按最低价收购粮食270万吨。2006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42千公顷,增长1.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202.22千公顷,增长1.1%;粮食总产量2901.18万吨,增长1.6%,其中稻谷产量2514.81万吨,增长1.2%,稻谷产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2007年,湖南省提出粮食播种面积突破8000万亩,比上年扩大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2925万吨,比上年再增25万吨;粮食单产比上年提高1%以上,优质稻占水稻面积比例比上年提高2%以上。其中要求确保杂交水稻种植面积4000万亩,高档优质常规稻种植面积800万亩以上,超级稻力争过800万亩。
    经过深入各地走村串户进行调查,结合各地农业、粮食等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分析,总体认为:今年湖南省的早稻种植面积在去年2381万亩的基础上有所波动,加上今年降水比平常年份减少30%左右,造成部分地区干旱,以及病虫害、水灾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见今年湖南省早稻产量在去年900万吨附近徘徊。(江西省早稻播面约2059.2万亩)
     一、稻谷主产区播种面积稳中略增
    粮食主产区之一常德鼎城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7年,鼎城区水稻播种面积173万亩,比上年增加1.52万亩,增幅0.9%。预计今年粮食总产可达66.5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增2.2%,平均亩产386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超级稻种植面积在18万亩左右,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
     2007年,益阳市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9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总产42亿斤,其中水稻计划播种面积478万亩。今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80万亩左右,其中早中熟品种比例较大,迟熟品种比例不到10%。其中桃江县计划保持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粮食33万吨,优质稻播种面积70万亩,超级稻播种面积18万亩。
      2007年湖南省华容县早稻实际种植面积为43.3亩,较去年增加0.6万亩。预计华容县今年早稻总产可达17.32万吨,可提供上市的商品粮食约为6万余吨。
     二、优质稻面积增加,订单价远高于普通稻,拉动稻谷收购价整体上扬
     2007年,常德市共落实优质稻订单面积332万亩(早优11万亩,中晚优321万亩),同比增加17万亩。订单收购49.56万吨(早优1.4万吨,中晚优48.16万吨),同比增加11.56万吨。订单价格,每50公斤均价88元(最高98元,最低76元),同比上涨4元。订单品种以湘晚籼11、12、13号,全优207,农香16,杨两优6号,广积4号,爱华5号,培优29等13个品种为主。其中,全市龙头企业落实优质稻订单面积292万亩,同比增加70万亩。
    其中,鼎城区优质稻订单面积达45万亩(主要品种有早稻:湘早籼45号、中鉴99-38、株两优819、株两优15。中(一季)稻: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湘晚籼11号、13号、丰两优香一号。晚稻:金优207、岳优360、岳优9113、新软粘13号、湘晚籼13号)。主要龙头企业为金健米业、广积米业、天泽大米厂、精为天米业、益阳金祥米业、益阳三联米业、贵州囤宝米业等。订单稻谷收购价格比普遍稻谷高出10-20%。
     益阳全市早稻订单面积60.4万亩,突出种植湘早籼31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株两优02、金优974等优良品种,优质率达到76%以上。其中桃江县订单面积有10.4万亩。突出种植湘早籼31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株两优02、金优974等优良品种,优质率达到90%以上。
     衡阳县计划今年发展高档优质稻20万亩,总产8.2万吨,示范高档绿色优质稻米3万亩,亩产460公斤。高档优质稻品种将以湘晚籼13号、爱华5号、天龙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为主。
    道县2007年全年优质稻总播种面积可达26万亩,比去年同期的15万亩增加近11万亩,增幅42.3%。
     2007年攸县优质稻面积突破60万亩,优质粮食比重达到61%。湘早籼31号等三档优质稻加价5-8%,丰两优一号、丰两优香一号等二等优质稻加价8-12%,湘晚籼13号等一档优质稻加价20-25%,并保证最低收购价100元每50公斤。
    三、部分经济较好的产粮大县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可能下降,导致粮价高开
     产粮大县宁乡县2007年早稻种植面积87万亩,比去年减少0.5万亩;预计单产415公斤,与去年持平;总产量达36.1万吨,比去年减少0.2万吨。其中:早稻优质稻57万亩,比去年增加3.3万亩,预计单产409公斤,总产22.1万吨,比去年增加1.2万吨。到新粮上市前,宁乡县的5家最低价收购主体、20处收购库点,拥有空仓16万吨以上。预计全县早稻商品量13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8万吨,民营企业收购5万吨。
     据调查,由于人工、机械用工工资上调,种子、化肥、农药涨价,宁乡县早稻生产成本将提高5-10元/50公斤。农民期望早稻上市价在80元/50公斤以上。
    今年株洲市春播粮食216.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16万亩,其中早稻计划面积为165.49万亩,比上年减少0.56万亩。预计早稻产量将低于去年的76.6万吨。以产粮大县醴陵县为例,今年大部分粮农改成了一季稻,势必导致早稻大幅度减产。
     四、病虫害的影响
      今年5月上、中旬,湖南省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尤其大部分地区降雨比历年偏少2成至5成,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卷叶螟)迁入少,发生量比去年明显减少。5月下旬伴随降雨,迁入量显著增加,但发生程度仍低于去年同期。进入6月,如降雨增加,两迁害虫发生量还可能继续上升,若防治不力,有可能在局部地区造成一定危害。
     当前,湖南早稻正处于分孽期,个别地方进入孕穗期,一季稻处于秧田期和返青期。就目前来看,病虫害暂时还不会对湖南的稻谷生产造成太大影响。但不排除6、7月份湖南进入高温高湿季节,病虫害进入高发期的可能。
    从全国来看,受降雨偏多、境外虫源不断迁入的影响,目前华南、西南南部、江南南部稻飞虱普遍大发生,截至5月30日严重发生面积已达1750万亩,比2006年同期增加40%以上。湖南的稻谷产区势必受到一定波及。
     五、其他影响稻谷生产及价格的因素
     1、种粮劳动力缺乏。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劳动力数量少,素质偏差,耕田、插秧、收割等季节性农活要靠雇用机械或请工帮忙,影响了春耕生产乃至全年的农业生产。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的种植业收益只占全年收益的32.7%,而劳务收益占到了全年收益的51.3%。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和农民收入结构性的变化,有些农户把农业生产作为次要产业,以满足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自给为主,不用新品种、新技术,不求产量高,影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推进。
     在很多地方,强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田间大都是年老体弱者。稻谷收割之际,因强劳力缺乏,往往延误收割时节,以致不少稻谷浪费在田间。同时,劳动力价格高,农闲时价格在35-40元/工日,农忙时高达50-60元/日,甚至无工可请。
    2、种植成本增加,种粮效益低。虽然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更快。农民担心政策的直补幅度赶不上化肥、种子价格的上涨步伐,从而会增加粮食的种植成本。特别是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和生产大户,需要租用农业机械或雇请劳力进行水田耕整、收割,花费的费用较高,种粮效益下降,相比种植棉花效益偏低。个别乡镇今年的早稻生产面积将比上年减少,有的组几乎没有一分地水稻。
    3、公路运费涨幅大,粮食经营面临诸多压力。由于公路货运实行载重计量收费,粮食企业的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以益阳兰溪粮食市场发运大米至广州为例,以前每吨运费为115-120元。公路货运收费方式改变后,每吨运费升至160-170元,涨幅40%左右。因此,粮食企业担心经营亏损,只得暂时压库,不敢轻易加工。销区粮食价可能被迫上涨,并对产区粮价产生互动作用。
    4、农民种稻积极性有所下降。国家对种粮的补贴被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吞没,种粮效益急剧下降,1995年每hm2可获利1500元,2000年降至900元,2005年为540元,2006年则更低。
   5、农民看涨市场粮价,惜售心理一年比一年强。国家的种粮政策深受农民拥护,06年下半年粮价高走,07年粮油价格普遍上涨,农民看好市场粮价的心理得到强化,并逐年加强。
    6、从全国来看,部分地区如广东、广西等地因受灾,很多农田设施还没有来得及恢复,影响了早籼稻的播种。这些地区的早籼稻面积略有下降,其粮源的紧缺必将波及湖南,引导粮食价格继续走高。
    综上所述,受产量波动、优质稻比例增加,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多重影响,预计湖南省今年早稻有可能呈现高开―平走―高走的态势,初期开秤价为70-72元/50公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