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08年湖北中籼稻从生产至收购调查分析

2009-01-08 09:521930
 近期,对该湖北市今年农民种植中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粮食购销价格及收购进展等情况进行了了解。
      1、中籼稻种植收成情况: 2008年全市中籼稻亩平(标准亩,下同)单产554公斤,比去年增加23公斤,增幅4.3%。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是粮食优良品种进一步扩大。今年调查户较大面积种植的新强8#、皖稻119、扬两优等优良品种,促使了产量的增加;二是科学种植。虽然今年在中籼稻生产中,我市遭遇到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侵害,但种植户能及早防备,科学施药,降低了虫害,同时注重科学施肥,大多采用了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来取代传统的“碳铵+磷肥”的施肥模式,有利于产量提高。
      2、中籼稻种植总成本上升:今年全市中籼稻调查户亩平总成本为509.33元,比去年增加87.16元,增幅20.7%,引起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投入增加。调查户亩平化肥费105.2元,比去年增加31%;种子费39.39元,比去年增1.4%;二是病虫害较为严重,农药用量增加,费用上升。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我市受到大范围的水稻迁移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的侵蚀,导致了亩平农药费达34元,比去年的31元上升9.7%。三是机械作业费大幅攀升。受柴油价格、劳动工价上涨及机械作业化程度的提高,今年调查户亩平机械费为96.11元,比去年的73.89元上升30.1%。今年我市中籼稻旋耕费每亩为60元,收割费为每亩100元,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0-20元。
      3、收购价格上涨,收益大幅增加:今年国家两次提高中籼稻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价格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受小麦、早籼稻价格及国际粮价上涨影响,今年全市中籼稻收购价远远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开秤之初一度达到了1.92元/公斤的价位,目前稳定在长粒优质品种每公斤1.86-1.90元,短粒普通杂交品种每公斤1.80-1.84元的水平。调查户平均出售价每公斤1.83元,比国家规定最低收购价每公斤1.58元高出0.25元。由于今年中籼稻单产增加,价格上涨,虽然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但中籼稻收益仍然可观。调查户亩平产值1015.48元,比去年的834.73元增加180.75元,增幅21.65%;亩平收益674.35元,同比增加170.27元,增幅33.76%。若扣出劳动用工作价(每亩10个×标准工价35元/个=350元)其净利润为324.35元/亩。
      4、调查户对明年的粮食种植意向:粮食种植收入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该市作为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效益明显,绝大部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然很高,多数农户表示将维持今年的中籼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小麦面积扩大的原因:由于今年油菜籽价格大幅下跌,加之种植油菜费工费时,且不能机械收割,补贴又较小麦少,农民来年已不愿多种油菜,进而扩大了小麦面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