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呈逐年下降态势,国际粮价已连续28个月处于高位运行,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表示,食品价格上涨已经引发一场“无声的海啸”,全球超过一亿人可能陷入饥荒。
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库存可供世界消费天数从2000年的111天下降至2007年的53天。饥饿和贫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肆虐,全球有37个国家正面临粮食危机。在世界粮食供应趋紧的情况下,美国、越南、俄罗斯等主要粮食出口国在粮食贸易上采取了“奖人限出”的政策,世界粮食贸易也随之呈下降趋势,进一步推高了国际粮价。
由粮荒和粮价高涨引起的粮食危机正在从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海地、埃及等国,都因粮食价格飞涨而先后发生骚乱。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扬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的严重关切。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粮食安全的警钟再次在全球敲响。人们不竟要问:这次粮食价格危机的根源在哪里?虽然原因错综复杂,也不难看出一些主要因素:
1、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动荡,股市投资回报率大幅降低,而风险较低、价格较稳的农产品期货成为国际投机资金热炒的目标,粮食价格金融化明显,推动价格全面上扬;2、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和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基础遭到破坏,产量下降;3、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出现变化,许多稻米生产国或限制出口或提高价格,印度非巴斯马蒂大米涨幅超过50%;4、国际市场油价持续攀高,使用玉米等生物能源生产燃料产业兴起,影响了食物生产价值链。5、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国内粮食生产不足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增加、消费模式改变的双重制约,增大了供需矛盾。
在世界一片“哀鸿遍野”的时候,中国也会发生粮食危机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实现了较快的恢复性增长,粮食产需形势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新一届政府的十项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的粮食生产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温家宝总理强调:就是让农民愿意种粮,放心种粮,种好粮,卖好价钱,惠农政策不仅不会变,而且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第二、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有1.5亿吨-2亿吨的粮食库存。按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粮食安全系数即粮食库存相当于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7%-18%就是安全的,而中国达到了30%以上,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第三、世界粮食危机影响的主要是国际市场,我国的国内市场还没有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政府能够保证国内粮食市场的供给充裕、粮价的基本稳定。
第四、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在95%1)2上。近年来,粮食净进口约500万吨/年,仅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3%,不会对世界粮食价格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对国外粮食进口产生依赖。
中国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就是奇迹!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尽管如此,我国也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基础薄弱,耕地面积已经接近18亿亩的底线,在今后一段时期,人口的增长与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保证市场供给,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才能抑制通货膨胀,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